两会AI圈 | DeepSeek热潮后,AI下一步往哪去?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03-08 11:18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AI产业赋能、AI监管、AI人才培养成为两会热议话题。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成为关键词之一。报告中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随着DeepSeek的惊艳发布,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产业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让AI更好地赋能产业、如何加强AI监管、如何培养AI人才等相关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五份建议,其中两份都与人工智能相关。雷军表示,当前人工智能终端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更好推动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范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亟需突破核心技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对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健全人工智能终端标准体系,引导产业良性发展。二是强化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协作,构建应用协同生态。三是加大对人工智能终端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小米作为制造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将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上,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雷军(右)与周云杰(左)亮相“代表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聚焦人工智能提交了3份建议,涉及新型工业化、智慧住居等多个领域。他指出,尽管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仍主要集中于龙头企业。

他建议,培育一批工业大模型与场景图谱精准匹配的标准化、可复用、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人工智能服务。“未来50年人工智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方向和商业机会,人工智能会重塑每一个行业。”

警惕AI“野蛮生长”

雷军向大会提出的另一份人工智能建议,与AI监管相关。他表示,“AI换脸拟声”不当滥用成为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易引发侵犯肖像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诈骗等犯罪行为,而雷军本人也是“AI换脸拟声”的受害者之一。

他建议,明确“AI换脸拟声”应用边界红线,完善侵权证据规则,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等各方的责任。加强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

针对AI深度伪造欺诈议题,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提出,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保证标识的有效性。对相关内容平台出台要求,用户在发布深度合成的视频、音频等内容时,有义务对其进行标识。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周鸿祎提出“以模制模”,建议打造安全大模型来解决AI大模型的应用安全问题,将安全要素深度嵌入人工智能应用全流程。此外,他认为不能因过度追求准确而限制大模型创造力,需要对“AI幻觉”给予柔性监管,打造支持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环境,争取让更多企业“复制”DeepSeek的成功。

加强AI创新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2025年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

在教育方面,刘庆峰提出,系统构建AI时代的人才画像和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方法。他建议,将AI能力纳入新课标,在未来的各类人才选拔中,将开卷考试比例设为30%,评价孩子使用AI工具的创新能力;梳理全学段AI课程体系,增加AI通识课;打造AI实验实训场景,出台中小学AI实验室建设标准,开展全国性AI挑战赛破解真实产业难题,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涵盖方方面面,不只有大模型,人工智能是一门“通才”学科,既要懂技术,又要懂人性。他表示,年轻人要做智能时代的先知、先觉、先行者,社会各界应携手共进,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