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汽车圈丨破局“价格战”、电池回收、“反内卷”……车企“掌门人”热聊这些→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03-07 18:34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一场关乎新能源产业未来的思考正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演。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2025年重点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两会热词”之一。与此同时,多位车企“掌门人”围绕着政策赋能与行业升级建言献策。对于目前行业的“价格战”话题,代表委员们也给出了犀利观点。

加强自动驾驶相关立法

“自动驾驶”是车企“掌门人”们共同提到的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今年带了5份建议,其中1份就围绕着自动驾驶展开。雷军指出,我国L3级自动驾驶已开展上路通行试点,L4级自动驾驶示范应用稳定推进,量产初具条件。他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量产商用进程,以及推动设立自动驾驶专属保险,加强安全使用宣传等。

雷军今年带来了关于自动驾驶的建议。图源:“雷军”微信公众号

与雷军一样,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也提到了智能驾驶的保险问题。实际上,这背后的逻辑是智能驾驶场景中事故责任的划分。包括雷军、何小鹏,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朱华荣以及全国人大代表、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等都提到加强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建议相关部门加快修订《道路安全交通法》。

何小鹏其中一个建议是关于智能驾驶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图源:“小鹏汽车”微信公众号

此外,何小鹏还提出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他认为停车场无人化泊车将提升停车效率,为下一阶段自动驾驶的逐步开放做准备,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行的“软着陆”。

关注动力电池回收等资源循环难题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在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数字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天眼查数据,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运行了5-8年的动力电池即将迎来大规模退役期。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今年的建议就与动力电池回收有关。针对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痛点,冯兴亚在换电模式推广、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抛出“组合拳”破解补能焦虑与资源循环难题。

冯兴亚表示,换电模式作为与充电模式并列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既符合“双碳”战略也能有效解决补电难问题,具备明显优势。然而,目前全国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仅4200余座,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换电建设成本高企、规划布局整体滞后、电池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尚待解决。冯兴亚建议,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冯兴亚指出,动力电池利用回收目前存在现行法规位阶较低、产能明显过剩、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他建议,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完善监管措施推动规范运营。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构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体系,强化溯源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电池生产商、整车企业、回收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整合行业资源,构建覆盖面广、可持续的回收和综合利用网络。

“反内卷”成为行业共识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价格战”一直是关注焦点。在2025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创始人张兴海今年的其中一个提案就剑指无序价格战。他提出,2024年超30家车企发起价格战,单车利润同比暴跌42%。整个行业呈现出“技术内卷”的态势:电池、智驾重复研发致资源浪费,专利纠纷案件年增67%。此外,由于充电桩互不兼容,车机系统互设壁垒,消费者体验受损,也形成了生态壁垒。因此,张兴海呼吁制定《新能源汽车竞争自律公约》,政府设立“技术重复性审查”机制,对恶意降价企业征收市场调节基金。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价格战)会打到打剩下几个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为止。他认为,当前行业的市场格局在不断地优化、调整,最终要进入一个正常的、有序的竞争。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则直击“痛点”。他直言,汽车行业不要卷价格,而是要卷技术、卷品质、卷品牌。

何小鹏认为,2025年很难在汽车价格上形成价格战,目前已经转向卷配置战,包括自动驾驶的配置。读特新闻记者留意到,近日“上新”的2025款小鹏G9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系统,比亚迪、岚图则在这两个月先后宣布2025年新车型都将标配智驾。

针对“价格战”问题,雷军也给出了“破局”思路。他认为,产业发展要强调科技创新、强调个性化和高端化发展,以差异化创新破局内卷。同时,也要反对不公平竞争、诋毁同行等行为,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雷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对此我完全赞同,‘反内卷’的本质就是坚决规避低质量同质化竞争。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底层技术创新,才能持续实现效率提升、体验提升。向前跑,不原地卷,我们要坚定推进高端化、突出差异化和个性化,始终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