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非遗项目面塑技艺闪耀智利灯展,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征服海外观众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03-06 17: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技艺(捏面人)受邀参加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举办的“FESILUZ中国彩灯节”,向智利民众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国际展示,更是中智两国文化交流的盛事,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的观众参与,赢得了广泛赞誉。

非遗技艺惊艳智利,文化传播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面塑技艺在智利灯展上大放异彩。来自深圳南山区的非遗传承人张民忠亲临现场,展示了精湛的捏面人技艺。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吸引了大量智利民众和游客驻足观赏,许多观众更是通过互动环节亲身体验了捏面人的乐趣,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共进行了15场展演,每场时长约2小时。据统计,展演期间共售出面塑作品150余件,实现销售额近8万元人民币。这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经济支持,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热情。

精心筹备与创新展示,推动非遗走向世界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面塑项目保护单位与智利主办方进行了充分沟通与筹备。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社交媒体和当地媒体资源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现场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观众在欣赏面塑作品的同时,能够亲手参与制作,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此次面塑技艺的成功展示,不仅让智利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中智两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亲临活动现场并致辞,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鼓励更多中国非遗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展望未来:非遗文化助力国际交流

此次面塑技艺在智利灯展的成功展示,标志着深圳非遗项目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次突破。未来,深圳市南山区文化馆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中华传统非遗技艺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面塑技艺的海外展示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的尝试,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彰显。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