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校园中,新学期的开学日不仅预示着知识之旅的新篇章,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里绽放光彩的独特时刻。2月13日,深圳中小学开学首日,深圳多所学校巧妙地将非遗元素融入开学日活动中,让学生在欢声笑语的“开学第一课”中,近距离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开学活动,是深圳教育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践行。
开学有醒狮,氛围感拿捏
2月13日早上,深圳市人民小学校园门口鼓点铿锵,四只金红相间的醒狮踏着晨光腾跃起舞。随着狮头灵动地眨眼摆首,背着书包的孩子自发围成圆圈。有的模仿醒狮眨眼的神态,有的跟着鼓点轻晃身体,有的踮着脚尖捕捉醒狮抖动的翎毛与翻飞的步伐,稚嫩的笑声与锣鼓声交织成独特的开学序曲。这场别具匠心的开学仪式成为新学期最吸睛的高光时刻。

▲醒狮表演首次完整融入深圳市人民小学新学期开学仪式
这是醒狮表演首次完整融入新学期开学仪式。四头醒狮分别是由八位四、五年级的学生操控,他们操纵着舞狮踩着七星步与师生互动,狮口中“勤学善思”“勇毅笃行”的书法卷轴徐徐展开。指导老师廖志聪现场为大家解说道:“醒狮表演传承了岭南地区‘开学采青’的古俗,每个步伐都有讲究,‘探青’象征求知,‘高台饮水’代表勇攀高峰,这些动作里藏着前辈的智慧。”

▲四头醒狮分别是由八位四、五年级的学生操控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醒狮文化在该校已形成浸润式传承体系。低年级学生通过美术课接触狮头彩绘,中高年级则可加入社团学习南狮步法。在开学典礼上,醒狮表演者之一的蔡梓龙同学向深晚记者展示了自制的微型狮头:“爷爷说他们小时候开学要‘点睛醒狮’,现在我们能自己亲自动手做狮头,感觉老传统活过来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纷纷表示“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醒狮文化”。


▲醒狮文化在深圳市人民小学已形成浸润式传承体系
深圳市人民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建华表示:“把醒狮元素拆解成可体验的文化符号,让传统不再停留在表演层面。当孩子通过跨学科活动多维度接触非遗,文化传承便有了现实生命力。”
当非遗遇上AI,新春市集玩出新花样
开学日,福田区下沙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AI赋能非遗,智享新春市集”2025春季开学活动正火热进行。学生穿着新春红装与汉服,兴奋地穿梭在26个非遗主题摊位间,这其中,5个“AI+非遗”的融合摊位更是排起了长龙。

▲“AI赋能非遗,智享新春市集”2025春季开学活动现场
新春市集一隅,几名学生正对着巨大互动屏幕手舞足蹈。屏幕上演着皮影戏,动作与学生惊人同步。今年,下沙小学的皮影戏摊位引入了AI互动系统,学生只需轻轻挥动肢体,高灵敏度传感器便能捕捉动作,实时生成皮影角色,随学生动作翩翩起舞。庄同学负责该摊位,他满怀激情地介绍:“皮影戏是文化瑰宝,我们希望通过融入AI技术,让更多同学近距离感受其独特韵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下沙小学的皮影戏摊位引入了AI互动系统
另一摊位前,学生围拢在大屏幕前,屏幕上弹出非遗文化趣味知识问答,抢答声此起彼伏,家长和老师忙碌地分发奖品。严老师负责该摊位,他自豪地分享:“我们的摊位从‘国画+AI’拓展到‘编程+非遗’领域,融入了科学元素和创新思维。‘AI+非遗’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文化知识,还能让他们亲身体验非遗的独特魅力。”
还有摊位将扭扭棒与AI技术和非遗文化融合,打造AI创意体验区。学生可根据AI生成的图案和造型,用扭扭棒创造非遗传统物件造型、发饰等艺术品。摊位前排起长队,非遗手作区也吸引着学生浓厚兴趣。孩子围着义工家长,模仿剪出吉祥剪纸。漆扇制作台前,王同学将团扇浸入染缸,瞬间晕染出精美纹样。投壶、掐丝珐琅、书法拓印等摊位也备受欢迎,学生沉浸在非遗文化中流连忘返。



▲学生沉浸在非遗文化中流连忘返
下沙小学副校长姚莉欣喜地说:“学校将现代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通过家长和学生竞投摊主方式,让学生使用‘红树币’在市集上自由购物、体验非遗项目,成为文化盛宴的主角。家长和孩子热情高涨,竞聘项目积极踊跃,学校全力提供摊位和支持。孩子们寒假就忙着策划准备,期盼这场开学活动!这正是非遗文化独特魅力的最好证明。”
“把金箔纸贴在木雕上真不容易!”
2月12日凌晨四点,作为工艺美术师、木雕金漆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陈继本已经醒了,正准备着活动需要的展品。他特地带来了一件半成品金漆木雕,他想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一件作品成形的细节。“这件半成品能让孩子们看到,原本一块普通的木头,经过雕刻、上漆、贴金箔等工序,最终变成精美的非遗艺术品。”陈继本说。

▲陈继本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木雕上贴金箔
陈继本参加的正是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龙园学校当天举行的迎新活动。今年,学校以非遗为载体,迎接新生。活动现场,学生穿梭其间,或踮脚围观匠人指尖飞舞的金箔,或攥着珠绣针线埋头琢磨,不少学生拿着电话手表,对着那些精美的非遗作品拍照留念,想要把这份独特的美永久保存。

▲陈继本向学生介绍金漆木雕的制作过程
在金漆木雕展台前,四(3)班的谢锦林同学目不转睛地盯着展台上的作品,眼神中满是好奇与疑惑。此前,他一直以为金漆木雕是通过喷漆来呈现华丽色泽的。当陈继本邀请同学亲身体验贴金箔时,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陈继本递给他一张薄如蝉翼的金箔纸,但在室外的微风中,金箔纸开始在谢锦林的指尖飘动。他几次尝试着将金箔纸往已经上好漆的木雕表面贴去,可金箔纸刚靠近木雕,就又被风轻飘飘地吹离了原本的位置。“另一只手挡一下风,指腹压着金箔边角送过去,慢慢来,不要心急。”陈继本用手掌包住谢锦林的手腕,帮助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手势和力度。终于,在第四次尝试后,谢锦林改用左手挡住风口,右手拿着刷子迅速将金箔按在未干的漆面上。当半透明的金纸终于平整地覆在木雕表面时,周围发出“哇”的惊呼——同学们早把展台围得密不透风,最前排的男生正举着电话手表录像。谢锦林兴奋地转身分享着自己的体验感受:“感觉太神奇啦!我原本以为很简单,但风一吹金箔纸就飘起来,贴上去真的很不容易呢!”

▲学生参观非遗展品“鼻烟壶”

▲学生体验非遗项目“鲁班锁”
活动现场,一年级学生踮脚抚摸麦秆画的纹路,八年级男生围着鲁班锁拆解比拼……“其实有些孩子甚至不懂什么是‘非遗’,但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这就是本次活动最大的意义。”龙园学校德育处主任姜硕说。当孩子们亲手触摸非遗展品,“非遗之美”便不再是电视上的图像,而是指尖的温度,眼睛里的光。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王宇 刘夏蓝 实习生 罗霖科 秦悦 韦雨灵/文 陆颖 严文婷/图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 金秋十月,我们度过了欢乐的国庆和团圆的中秋佳节…初冬十一月,十五运会来啦🏃♂️“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深圳准备好了!莲花山簕杜鹃花展🌺 (11.7-11.21)也安排上了!让我们一起加油,迎接十一月的活力与美好,坚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拥抱十一月的精彩#我为十五运加油#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