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执法监督码,为保证“扫码入企”工作切实落地,还将制定配套文件,优化系统功能,推动执法监督码系统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
3月2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市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情况,这是深圳特区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据介绍,市司法局从2023年底就开始探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规范工作,协同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在全省率先建设执法监督码系统,推行“扫码入企”制度。2024年,为了进一步便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扫码”工作,推动执法监督码系统与市市场监管局的营业执照管理系统打通链路,实现入企扫描营业执照二维码。
执法监督码系统分为企业端、行政执法端、执法监督端。搭建起行政执法主体、企业和行政执法监督主体之间的桥梁,将行政执法监督关口由事后环节转移至事前、事中环节,统一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登记工作,实时掌握、监督执法人员对企业的执法检查情况,对重复检查等执法扰企行为及时进行提醒、制约和监督。
具体来说,首先对于企业而言,“执法监督码”是简单易用的“便捷服务码”。企业可以通过“执法监督码”获取企业规范经营指引、利企惠企政策指导、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服务内容, 并对行政执法单位入企不扫码、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直接投诉。
对于执法主体而言,“执法监督码”是便捷好用的“高效执法码”。行政执法单位可以发布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开展业务协作、联合检查;可以进行行政检查预告,提前告知企业检查单位和检查时间,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还可以根据涉企行政检查过频作智能提醒,进一步科学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计划,优化调整涉企行政检查时间和检查频次。
对于执法监督主体而言,“执法监督码”是切实管用的“高效监督码”。行政执法监督主体通过“执法监督码”可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检查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涉企行政检查跟踪分析,及时发现涉企行政检查当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精准化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行政执法监督。
据悉,深圳执法监督码系统已于2024年8月正式上线,并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开展试点应用。系统上线以来,试点区运行效果良好,企业积极响应,应用企业已超一万家。
以光明区为例:全区工业企业行政执法监督码使用率达99%以上,统筹后的入企频次大幅下降62%,企业也反映执法监督码的使用很好地减少了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的问题,明显提升了效率。同时,执法主体也能及时掌握入企执法数据,为精准分析研判执法情况提供了支撑。
据介绍,深圳还将瞄准企业经营的法治需求,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规范罚款实施,集中整治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问题;
二是聚焦民生重点关注领域,深入推进“随信综合查”,规范涉企联合检查,年度联合检查比例不低于30%;
三是推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配合,高质量办理涉企复议案件,推动依法行政,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我们希望通过推广执法监督码等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安心稳健发展营造更好法治环境。”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峻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