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重点工程入选深圳首批建筑工业化标准试点评价项目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02-27 19: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首批试点评价项目正式公布,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配套宿舍、深圳市档案中心二期工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工程(一期)5个项目入选,其中前三者被评为AA级装配式建筑,后两者被评为A级装配式建筑。

《建筑工业化评价标准》由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发布实施,该标准创新采用工业化率评价方式,率先提出超装规高度建筑定义及评价,突破模块化建筑评价方法,融合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进一步完善了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技术标准体系。

此次入选的5个项目在装配式技术应用上各有千秋。深圳市人民医院宝安医院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心结构主体采用钢结构,内部采用嵌入式MiC模块化病房及装配式机电模块集成建造技术。项目共采用101个模块化病房,整体装配率达80%以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配套宿舍项目在南侧宿舍区域采用钢结构模块化加强型叠箱,模块化集成了结构、设备及装修,通过新型钢接节点实现模块间的竖向连接。项目北侧则采用装配式整体剪力墙结构,与南侧模块化区域通过钢结构过渡段进行连接。

深圳市档案中心二期作为集约型改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均采用全钢构件,外墙采用全预制外墙,在有限的场地内对空间价值进行了开拓与挖掘,成功应对狭长场地、紧邻一期建筑、防水、恒温恒湿等一系列挑战,项目建筑工业化率高达85%。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汕校区项目E区学生宿舍组团共计7栋学生宿舍单体,采用集成化预制混凝土模块建筑技术,各单体模块化建筑集成率(即建筑工业化率)不低于50%,其中5栋四单元、5栋五单元、5栋六单元的工业化率不低于60%。

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项目3号行政楼为全钢结构建筑主体结构,采用了钢梁、钢柱、钢楼梯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等预制品,发挥钢结构装配式自重轻、施工快、成本可控等优势,不仅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同时结合计量设计元素,展示建筑本身结构美感,建筑工业化率达到69.46%。

市建筑工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稳步推进首批试点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推广高等级装配式建筑技术,发挥试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政府工程建设领域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助力深圳市高质量建成全国首批、广东省首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