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来了就是深圳人”打动,市政协委员分享两会参会感受,点赞城市温情

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02-26 20:37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履职五年来,黄德华关注人工智能领域,而今年提交的提案聚焦如何利用AI大模型提升深圳社区公共服务。

“政府在民生方面的举措越来越接地气了!”2月26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闭幕后,市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监事长,广东微众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德华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参会感受。据了解,今年是他履职的第五年。

在聆听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后,黄德华对报告中传达的城市温情和发展方向感受颇深。报告中“来了就是深圳人,幸福不落一个人”的表述深深触动了他,“这句话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充满了家的温馨。”

黄德华(受访者供图)

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加强多元接力式金融服务,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对此,黄德华感慨,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规模小、风险高,常常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个福音。”

今年深圳市两会前夕,他如往年一样向众多好友发去信息,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黄德华告诉记者,这是他的惯例。每年,他能收到近2000条回复,并从中筛选出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形成提案。

黄德华向记者透露,履职五年来,他一直关注人工智能领域,而今年他提交的提案是聚焦如何利用AI大模型提升深圳社区公共服务。经过调研,他发现深圳多数社区的公共服务在模式、内容和方式上还有待提升。他指出,目前,社区服务方式较为传统,依赖大量人力物力,且在社区医疗、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方面,数字化应用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对此,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利用AI大模型为社区提供精准服务,如“AI中医”和“AI律师”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其次,构建深圳公共服务大模型的数字化基础,推动传统服务与时俱进。最后,制定专门针对深圳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扶持政策,以弥补技术和专业之间的鸿沟。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