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疗愈是种什么体验?深圳首个康复花园在港大深圳医院启用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02-26 12:0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让患者在医学与自然的交融中重获生命能量。

沐浴阳光,绿植陪伴,在户外花园也能进行康复训练了。2月2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举办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赠康复中心及唇腭裂慈善手术项目致谢仪式,宣告正式启用深圳首个医院康复花园。据悉,该花园集社区环境模拟训练、多感官认知刺激、生态疗愈干预于一体,帮助患者在医学与自然的交融中重获生命能量。

港大深圳医院启用康复花园。

打造开放式生态疗愈花园

据介绍,港大深圳医院康复中心由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赠建设,引进了康复水疗池、步态分析实验室、康复训练机器人、康复花园等国际前沿的康复设施。作为深圳市首个医工融合的户外康复示范基地,新启用的康复花园融入了自然与生活的国际化康复理念,打造出集社区环境模拟训练、多感官认知刺激、生态疗愈干预于一体的国际前沿康复矩阵。

该花园位于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一楼东侧,总面积约2380平方米,包含由专业治疗师指导使用的轮椅训练区、园艺种植治疗区、器械运动区等多功能区域。其中,轮椅技能评估训练区模拟社区真实环境,可开展标准化的手动轮椅和电动轮椅适配评估;园艺治疗区可为躯体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以园艺活动为媒介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学习相关技能的同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此外,康复花园里还设置了一条长度约250米的慢跑道,为术后恢复、身体残疾、感官障碍等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

作业治疗师在康复花园指导患者进行轮椅训练。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表示,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帮助医院康复中心打造了水疗池、康复花园等国际前沿的康复设施,从而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康复花园是自然与康复医疗的完美融合,希望随着港大深圳医院康复花园的投入使用,能让康复花园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让每位患者都能在医学与自然的交融中重获生命能量。

据了解,周大福慈善基金会从2018年开始支持港大深圳医院建立康复中心,捐赠资金达3901.6万元。目前,医院康复中心已建成并开放给患者使用,可提供的康复设施包括康复水疗池、步态分析实验室、康复训练机器人、上肢综合训练系统、浸入式多维度感应训练平台、车辆驾驶模拟器、康复训练评估系统(BTE)、感统训练室等,每年服务患者约2.4万人次。

为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治疗

捐赠康复中心的同时,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还一直与港大深圳医院就唇腭裂慈善手术项目展开合作。

“孩子出生就是双侧唇裂,在港大深圳医院做完手术后,孩子的样貌才得以恢复。”活动当天,一位来自江西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帮助其孩子的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和港大深圳医院表示感谢。

据这位父亲介绍,其孩子在未出生时就检查出双侧唇腭裂,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患病给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在孩子出生三个月后,他听说港大深圳医院举办唇腭裂公益诊疗活动,可以免费手术诊疗,于是带着6个月大的孩子来到港大深圳医院求诊。孩子先后在港大深圳医院进行了双侧唇裂手术、腭裂修复手术和牙槽植骨手术,所需费用全部由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资助。

如今,这个孩子已经9岁。活动当天,他和父亲一起再次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并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赠送给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郑家成,以表达感激之情。

深港医护团队开展唇腭裂公益诊疗活动。

郑家成表示,深港合作公益慈善事业,不仅仅是两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更是有共同的社会责任和理念。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秉持关爱儿童,积善传福的愿望,通过医疗资助及提供专业医疗资源,达己助人,为患儿传递社会关怀,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据悉,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自2018年开始与港大深圳医院合作,已捐赠426.5万元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家庭的先天性唇腭裂儿童到医院接受慈善手术治疗。截至2025年1月,已为461名患儿提供了唇裂、腭裂、正颌等公益手术,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咀嚼进食功能,绽放美丽笑容。

(以上图片由港大深圳医院提供)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