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第三届“A-PKU校园杯”儿童康复教育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下称”PKU大赛“)在深圳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8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近百位参赛学生展开了激烈的实操竞赛比拼。大赛共诞生院校团体奖、个人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企业奖、最佳组织奖、校企专业建设奖。
该赛事是我国儿童康复领域的首个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三届以来,全国累计200余所院校(本科、高职、中职)超2万名学子参与其中,覆盖康复治疗技术、言语听觉技术、特殊教育、学前教育、 康复治疗学、护理、健康管理等专业。
本次赛事由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脑科学与脑健康促进专委会以及北大医疗脑健康行为发展教研院联合主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和北大医疗脑健康承办。
PKU大赛不仅为高校学子与行业精英搭建了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在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编织了紧密的纽带。大赛组委会邀请了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培训处处长卢晓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语言障碍专科医生杨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系副教授刘晓明等10余位行业专家组成评委团。
经过三届大赛的积累与沉淀,A-PKU赛事已经形成了由政府支持、专家指导、产业推动、学校广泛参与的赛事格局。同时大赛将人才培养从“在职”前置到“在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从源头解决儿童康复行业的人才荒,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据中国残联报告,孤独症患者超1300万,年增近20万,但康复人才缺口超30万。为响应国务院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北大医疗脑健康致力于培养优秀康复人才。北大医疗脑健康副总经理杜俐佼表示,A-PKU体系基于应用行为分析(ABA)培养孤独症康复人才,为学员提供专业晋升路径和丰富实践经验,旨在为孩子提供有效康复服务。
在康复行业,每10个康复师中,有8个来自北大医疗脑健康。该企业累计培训学员接近40万,围绕孤独症康复师、儿童言语治疗师、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师、儿童青人年心理工作者等四大儿童康复教育人才方向,搭建从学前、上岗、进阶到专家的从业培养体系。
北大医疗脑健康还联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等行业单位专家,研发高标准、有梯度、全链路的人才培养课程,累计帮助超38万学员提升专业康复能力。北大医疗脑健康自有研发团队为“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大纲”的编委会成员,参与到孤独症国培基地工作。
北大医疗脑健康总经理王磊表示,解决儿童康复人才短缺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建设,另一方面,要多举措创新儿童康复人才培养方式,多管齐下,才能快速地为儿童康复服务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儿童康复教育职业技能大赛”就是儿童康复、医疗、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方式。
编辑 王雯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