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东方卫视诗书画
2020-09-20 11:37

十二时辰中的未时,是指下午一点至三点,这时候太阳开始偏西,又叫日昳、日侧,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忙碌了一上午的人们,通常会在这时候午睡或纳凉,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我们来欣赏一首描写午休的诗。

午枕

(北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午梦初醒后看到的景色。诗中写道:我躺在花前午睡,身下的竹席光滑清凉,朦胧睡意中,就好像有水在身下流动。午梦醒来,竹帘外斑驳的花影已经被偏西的阳光送上帘钩的高度。此时耳边传来声声鸟鸣,我寻声望去,只见那鸟儿似乎也在窥望着我,想必是它故意唤醒了我飘忽幽远的午梦。美梦已醒,举目望去,只见仅隔一水之遥的青山连绵起伏,愁情也似那隐隐青山变得无穷无尽。

诗歌的前三句,写花前午睡、凉席似水、斜阳映花、午梦美好,描写了一种悠然自得的闲暇生活,但最后一句“隔水山供宛转愁”,揭开了闲适生活下隐藏的愁情。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创作的。他曾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从而富国强兵。在变法失败后,他过上了看似闲适、实则愁闷的晚年生活。他的这种愁情,不同于儿女情长的离愁,不同于仕途坎坷的仕愁,是“眼看兴废使人愁”的国愁。然而,王安石的描写并非“杜甫式”的血泪泣诉,也非“陆游式”的悲愤交加,而是举重若轻,将愁情写得诗意含蓄:连绵青山连绵愁。这既体现了王安石历尽千帆后,视滔天巨浪为静水涟漪的平淡心境,也体现了他诗歌后期的含蓄委婉风格。

无独有偶,宋哲宗时期的宰相蔡确,因为与王安石属于同一阵营,也曾遭遇多次贬谪,他同样写过一首描写午睡的诗歌《夏日登车盖亭》: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据说,这首诗还被他的政敌解读为一首讥讽朝政的诗歌,从而也成了他被贬的罪名之一。实际上,这是捕风捉影之说。诗的内容十分单纯:就是描写和记录了作者午睡入梦、醒后哑然独笑、渴求归隐的生活和心态。

对宋人来说,午睡不仅是一种身体需要,还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心理。初唐盛唐时期,即便文人壮志难酬,其诗歌中依然充满昂扬向上、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到了宋代,慵懒好闲、独善其身成为文人更乐于接受的人生哲学,而午休这种悠闲散漫的生活方式,给文艺作品增添了一种淡泊超脱的神韵。

因为午休的存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未时,成为人们白天中最舒适的时刻。在未时午睡或纳凉,是古人的一种休闲方式。

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曾在《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中写道,“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到了明代,画家周臣取诗歌句意,创作了一幅《画闲看儿童捉柳花句意》。

《画闲看儿童捉柳花句意》明 周臣绢本设色 116.6cm×63.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在透视角度上采用了“深远法”。前景处于画幅边缘,左侧的巨石巍然耸立,右侧的山坡地势平缓,杂草灌木茁壮生长。

中景是庭院茅舍。一棵绿柳风姿绰约,柳叶繁茂,柳花满枝。

柳树下,一间茅舍古朴整洁,隐隐露出卧榻的一角。旁边,一棵与茅舍比肩的芭蕉高大挺拔,亭亭如盖。

茅舍前方的庭院中,一位文人身穿白袍,长髯飘动,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捕捉柳花的孩童。柳花在空中飞舞,三个孩童头扎总角,腕戴手环,在院中雀跃不已。其中,蓝衣孩童仰头望天,想要单手捕捉柳花;红衣孩童双臂张开,双膝微屈,似乎正准备跳跃捕捉;穿着肚兜短裤的小童单膝跪地,眼神专注,似乎准备双手捧住。

幽静山谷中,一位与世无争的文人看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嬉闹玩耍,显得恬静淡然。后景是崇山峻岭。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壁立千仞,巍峨雄伟。

在这种“深远法”构图中,处于边缘的前景用于表现山谷的纵深感,中景用于表现这幅画的主体,朦胧的后景用于烘托群山环伺的整体环境氛围。这让观者赏画时,犹如站在山前窥向山后,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幅画中,作者周臣画柳树、茅舍时用笔严密细致,画远处缥缈山峰时则用淡墨挥洒,偏于写意,从而让画作兼具“院体画”的工整和“文人画”的雅逸。

未时,太阳西斜,温度最高,午休成为一种非常必要的养精蓄锐的生活习惯。炎热的未时需要纳凉休息,漫长的旅途需要短暂小憩,暂时地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编辑 陈冬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