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湄洲岛,承载着妈祖文化的天妃故里遗址公园,平安塔矗立,静谧美好。夜晚,平安塔却摇身一变,穿上AI为其“量身定制”的光影外衣,动态演绎出非遗文化的历史传承,吸引着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让历史文化建筑自己“讲故事”,这些AI+激光的光影技术都来源于一家深圳企业——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峰科技)。
光峰科技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激光显示科技企业,其发明的ALPD激光显示技术领跑全球。当AI遇上激光,两者的结合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造就独特的创新,给千万用户带来独特的价值和观赏体验。
AI+激光打造全新场景
随着国内文旅的火热,工程激光的需求越发走高,但技术上遇到的难点也不断涌现。比如,很多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古建筑,造型极具特色,但非平面的特性却难以呈现完美的光影内容。“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技术人员得扛着设备到现场,手动调试每个画面细节,才能让投影贴合建筑结构,费时费力。”光峰科技专业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张峰告诉记者,AI技术给了光峰在激光核心技术研发领域更多的可能和想像。光峰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AI系统完全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更让激光投影内容有了更为精准的展现,“传感器能自动扫描整栋建筑,连古塔尖顶的弧度都能精准捕捉。系统还能同时指挥多台激光设备,智能重建光影画面并实现无缝拼接。技术突破不仅保障了异形建筑投影的精准度,在大型主题公园、城市地标建筑这类复杂场景中,也能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
今年初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光峰科技携带着自主研发的国产超小型、低成本全彩AR光机显示方案亮相,吸引着众多海外客户争相了解。这款超小型全彩AR光机的体积仅为0.8cc(立方厘米),比常见的蓝牙耳机还要小,完美满足了AI眼镜轻量化的需求。它不仅具备200:1的高对比度和720P的高分辨率,还具有超低功耗,能够实现全彩显示,这些性能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它的低成本和高性价比将助力合作厂商加速将AI眼镜产品推向大众市场。据透露,光峰科技已初步向A股上市公司华勤技术和港股上市公司舜宇光学集团等AR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提供过小批量的模组样机,用于项目预研及产品预开发。
加大AI投入推动企业提速
“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我们每年都需要提交不同的专利申请。但很多研发同事缺乏专利方面的专业经验,光是撰写专利文档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光峰科技流程与IT部总监周建波介绍,“如今,通过我们开发的AI研发助手,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人员在专利检索和材料撰写环节将获得智能化支持。我们的专利申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预计今年专利申请量能够实现25%的同比增长,这对专利型企业价值很高。”
据悉,光峰科技研发的“AI研发助手”,将具备技术情报挖掘、实验仿真优化、专利自动化的三大核心功能,通过DeepSeek等大模型实时检索全球光学、激光技术论文,生成摘要与趋势报告,自动关联公司历史研发数据,推荐潜在研发方向;基于强化学习的参数调优系统,输入目标,AI推荐光路设计方案与材料组合;根据实验数据自动生成专利草案,避免侵权风险。AI技术将更广泛地作用于公司内部的研发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实现良好的降本增效。
据已披露财报信息,光峰科技相关研发团队在AR及AI相关领域累计授权及申请专利数量约有200项。光峰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对AI技术的投入,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布局研发新一代显示技术,一方面不断推进AI与公司影院放映、专显业务的结合,实现智能化效果提升和内容的高效输出,创造美好光影生活。
李屹:深圳有着培育创新科技最佳土壤
2006年,李屹从硅谷回到深圳,创办光峰科技。2013年记者曾在采访他时,问过他为何选择在深圳创业,如今12年过去,再次问及这个问题,李屹的回答仍旧一样,他说,“深圳有着培育科技创新的最佳土壤。”也正是这片土壤,让李屹和光峰科技成长至今,从一匹黑马,到全球激光显示技术领先领跑。
李屹还说,创业者在深圳拼搏奋斗,可以全情投入,心无旁骛。长期以来,深圳都给予科研工作者诸多关怀与鼓励,对创新型研发企业给予大力支持。2024年12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中提到,将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尤其是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据悉,光峰科技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达到2800万以上,占总研发投入近12%,过去三年累计基础研究投入达到6100万以上,“正是因为在深圳,我们才有这样持续投入的研发底气和勇气。”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深圳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总数超440万户,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7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7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达1.08万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