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召开。据悉,过去一年,广东争取下达新增建设用地基础指标居全国第一,规划用地用海用林用矿应保尽保,超额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全国领先。
2024年,广东新批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64个,全年新增完成投资1096亿元;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完成发证,全省742.25万户农民拿到房地一体的农村住宅不动产权证;“田长制”在广东全面实施,耕地保护“首考”和自然岸线保有率考核顺利完成,南粤大地山水林田湖草沙更加多姿多彩。
2024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精准高效配置新增用地用林,对于国家和省有关重大项目、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先进制造业和民生设施项目等应保尽保,全年使用用地指标31.3万亩,批准用地37.2万亩、用林13.7万亩,供应土地47.6万亩,有效保障广湛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024年,广东深入推进“节地提质”行动,全年处置2023年以前批而未供土地33.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2.78万亩,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广东也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2024年新批准实施方案64个,已覆盖19个典型县、52个典型镇,全年新增完成投资1096亿元,完成农用地整理23.8万亩、建设用地整理4.76万亩、生态保护修复42.4万亩。
2024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总规编制,部署145个试点镇开展镇村联动规划编制试点,分类有序推进1062个典型村村庄规划编制,有效释放837公顷村庄空闲建设用地空间。同时,高标准开展“黄金内湾”规划设计,成功举办“粤美县城”城市设计成果交流活动和首届“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
随着2024年7月第一号总田长令签发,“田长制”正式在广东落地实施,划定7.6万个网格,设定各级田长12万余名,实现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广东还率先编制实施省级耕地保护专项规划,推进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全省已列入实施计划的整治区291个、整治规模17.8万亩,已动工实施整治区142个、整治规模4万亩。2024年,广东恢复耕地约28万亩,净增加9.28万亩,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实现耕地净增加。
作为海洋经济大省,广东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已经出台,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即将发布。2024年全年广东批准用海513宗、面积46.3万亩,同比增长75.8%,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等重大项目用海顺利获批。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六大行动”,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15.9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7.4万亩。并且,创新红树林营造奖励机制,全省累计完成营造修复红树林5648公顷。
今年广东自然资源工作如何突出融合与创新,统筹保障与保护?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表示,要强化用地空间与自然要素供给协同融合,全面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精准度,充分发挥要素保障在稳经济大盘中的重要作用。
广东将高质量完成“黄金内湾”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深入开展珠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同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建立“土地超市”,出台留用地管理办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广东将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做大用活省、市计划“指标池”,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并且,扎实开展“节地提质”攻坚行动,推行存量增量统筹使用的综合供地方式,优化“增存挂钩”实施机制,有序推进珠三角九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调整优化“三旧”改造政策,积极探索并推广经验做法,重点推动城中村和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
2025年,广东将持续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年度完成投资超过1500亿元。同时,持续加强优质项目储备,做好整治潜力调查和前期工作,及早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全局性的优质项目。在用好省财政奖补资金基础上,广东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专项资金或专项债券支持。
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广东将高位谋划海岸带开发保护新格局,实施好《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加快出台市级规划,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六湾区一半岛”为基本单元,推动海岸带差异发展,逐步构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优势集聚、人海和谐的海岸带开发保护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广东将创建10个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入推进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海上能源、海上矿山、海上装备、海上药库、海上数据、大洋极地开发等海上系列产业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广东还将合理优化耕地布局,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永农动态调整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并大田”,引导行政村对“山尾、田头、村边”充分挖潜增加耕地,逐步调整置换不稳定耕地,实现“良田粮用”。并且,部署开展耕地保护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历史存量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有效化解;与林业部门深度融合,探索实行“林耕置换”,逐步实现耕地下山、林地园地上山;联合农业部门推动“多田套合”,推动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此外,广东也将系统实施山水工程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推动红树林营造修复8000公顷、历史遗留矿山修复7300公顷、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6.4%等“十四五”考核“硬任务”顺利完成。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