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深圳多所学校推出了“非遗版寒假作业”,学生们通过线上学习和动手实践,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技艺特点。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增长了学识,体会了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更培养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在浓浓年味中感受人间烟火的脉脉温情。
动手实践,体验非遗技艺
“咔擦,咔擦”,剪刀在红纸上灵活跃动,龙岗区百外春蕾小学三(1)班的徐依然同学正全神贯注地裁剪窗花。她说:“很喜欢剪纸这样的寒假作业,每次完成一幅作品后,我都会特别有成就感!”
书桌旁散落着已经处理好的竹篾,宝安区新桥小学六(3)班的谢镇宇同学用灵巧的手指在竹篾间穿梭,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和艺术装饰品。谢镇宇表示,一开始觉得竹编简单,但真正上手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付出后的收获让他倍感喜悦。
▲学生展示完成的“非遗版寒假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南山区荔香学校六(5)班的李晨硕同学则通过衍纸技艺,用五颜六色的纸拼凑出“蛇年喜庆”的作品。他说:“用细致的手工来表达春节的喜庆,很特别,我很喜欢这样的寒假作业。”李晨硕在完成作业后,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他说:“我热爱非遗,它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和深度,也让我认识到中国历史的厚重!”
在年味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南山区荔香学校教务处主任赵建瑜表示,学校希望通过简单的手工形式,让孩子们对非遗技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寒假恰逢春节,孩子们在完成非遗作业的过程中,会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有的关注非遗故事,有的关注如何绘制得惟妙惟肖,非遗作业背后有不同的维度让孩子们自主探索。
除了剪纸作业,龙岗区百外春蕾小学还布置了写春联作业。在同学们分享的作业视频中,记者看到他们细心地挑选吉祥词语与对联,凝神静气地挥洒笔墨,随着毛笔在红纸上轻盈舞动,一副副寓意美好的春联跃然纸上,传递着新年的祝愿。
“每一项非遗技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技艺。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能逐渐领悟到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独运,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龙岗区百外春蕾小学美术科组长薛辰娟老师认为,让孩子通过这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感受非遗文化,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实习生 王莎 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