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版”深圳年已就位!

读特客户端
01-28 13:5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读特客户端给大家拜年了!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而在深圳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同样有着璀璨的非遗瑰宝。目前,深圳的非遗“家底”已有288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8项。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读特客户端携深圳特色非遗

给大家拜年了!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坂田村永胜堂麒麟队

创建于1840年

主要分布在

深圳龙岗区坂田街道、

宝安区西乡街道以及香港等地

沿袭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传承了十二代



沙头角鱼灯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

是沙头角沙栏吓村的

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

是逢年过节、拜神祭祖

喜庆丰收的必备节目

经过三百多年历史沿袭

流传至今



黄连胜醒狮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连胜醒狮舞起源于清朝末期

盛于二十世纪70年代

为当地武术高手黄连胜所创

专注武术发展和表演的革新

现主要流传于深圳市宝安区上合村等

在黄连胜到过的荷兰、印度

都有其弟子在传承



甘坑客家凉帽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坑客家凉帽

源自于清朝嘉庆年间

由竹篾编织而成

帽沿垂下了一圈四五寸长的布帘

可以抵挡风吹日晒

顶端开有

直径约为十五公分的圆孔

便于透气和露出发髻

是深圳客家妇女过去的常见装束



田氏剪纸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南北派剪纸艺术兼容的代表

田氏剪纸

是一种散发出

浓烈的民俗气息的民间美术

它有着黄土高原蕴藏的

原生态深厚文化底蕴

以古朴、粗狂、天真、自然的个性

呈现出原始的艺术魅力



平湖纸龙舞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湖龙是指以刘姓为主的平湖村

所具有独特风格的纸龙

过春节时

平湖村村民有舞纸龙的习俗

以祈祷风调雨顺

表演结束后,即将纸龙抬到河边

举行化龙仪式

将其火化,灰随流水而去

意为祥龙归大海



张氏传统灯笼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坪地街道

灯笼有宫灯、伞灯

吉祥灯、花灯、异形灯等多种

制作工序较为复杂

有破篾、编织、糊纱纸、

上光油、写字等

三十多道工序和数十种口诀



深圳云片糕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片糕是深圳地区传统小食

因其色白、薄片、呈长条形

被民间称为“纸牌糕”

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

据《宝安县志》称

清光绪二十七年

福田人黄果等制成

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

正式投产



红釉彩瓷满堂红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

19世纪末诞生于潮州

刘氏家族用100多年的时间

将它搬到深圳

做成了世界一流的中国瓷



欢迎来深圳过大年

体验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浓浓的年味

过一个别样的“非遗年”


文案 谢小蕾

设计 林嘉嘉 谢丰圳

审读 张蕾

二审 林嘉嘉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