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好、产业向优、城市向新、民生向暖,这些美好愿景一一落地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有效投资的驱动。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规模首次迈上万亿元新台阶,不仅彰显了深圳经济的强劲动力、蓬勃活力和深厚潜力,也为深圳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规模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投资强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十四五”以来,深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连创新高,2021年和2023年先后突破8000亿元、9000亿元两个大关,2024年更是达到10165亿元,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投资规模达到万亿的一线城市。在“十四五”这四年时间里,深圳已累计完成投资3.7万亿元,是“十三五”时期五年完成投资规模的1.2倍。
从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看,深圳在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实现了年度投资规模突破万亿,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更是高达5亿元/平方公里左右,约为全国平均投资强度(不含农户)的90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这不仅是深圳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鲜明体现,更是深圳善于谋项目、抓项目、精准布局项目的生动写照。
“放宽”激活力 “优化”提效率 “资金”强赋能护航投资稳增长
民营经济一直是深圳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圳制定实施促进民间投资20条,围绕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力度,已推介项目23个、投资额1260亿元,2024年实际民间投资增长7.8%,占全市投资40%以上。
同时,建立全市并联审批服务专班,横纵双向加强部门数据联通和高效共享,提高政府对投资项目管理水平,推动更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为进一步加强资金保障,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全力谋项目、引资金,促成资金到位超千亿元,其中专项债资金751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15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两重”和“两新”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2亿元,申报发行REITs规模超100亿元,有效带动存量资产盘活。2024年12月25日,深圳获国家授权开展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将进一步提升未来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力度。
投资结构向“新”而行 向“质”而进 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多点发力
集成电路领域以华润微、方正微等为代表的制造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近千亿元,新型储能领域的贝特瑞硅基负极材料、欣旺达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国药影像园区暨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深汕工业园项目三期启动建设……一批批高端制造项目接续在深圳落地建设、投产达产。
近年来,深圳逐步将投资聚焦在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新质生产力领域。2024年,深圳工业投资增长20.1%,增速连续40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占投资比重上升至27.6%、较“十四五”初期的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
同时,深圳还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2024年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正式运行,材料基因组基本建成,超算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雏形初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建成通线,医疗机器人未来产业联合实验室等揭牌成立,国家分子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设立,加速深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基础设施“上天、入地、赋智、转绿” 深圳盎然向新“城”就精彩
基础设施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公共设施和服务系统,深圳坚持“老基建”“新基建”两手发力、“双擎”驱动,统筹建立高效协同、保障有力的基建体系。
空天方面,机场三跑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低空起降设施483个,5G-A通信基站近5000个,实现120米以下空域5G网络连续覆盖,助力深圳加速奔向“天空之城”。地面和地下交通方面,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成为链接“黄金内湾”关键一横;“五主五辅”铁路客运主枢纽之一西丽高铁枢纽顺利开工,成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关键节点;双层“超级高速”机荷高速改扩建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开创国内立体复合高速改扩建工程先河;时年规划线路数量、里程和投资额均创历史新高的轨道五期9条市内线路已全部开工,畅通城市“血脉”。智算方面,鹏城云脑Ⅲ获批建设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序列,已建成和在建算力的规模超50EFLOPS,规模位居全国前三,为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绿色转型方面,建成投用超充站1030座、充电桩超42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超常规大力度民生投资 绘就美好生活崭新画卷
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民生福祉,而投资则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抓手。通过投资能够直接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全方位提升民生质量。近年来,深圳紧扣民生关切,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力度,2024年在教育、医疗、文体、民政、保障性住房等五大民生领域安排市区两级政府投资项目1325个、年度投资计划509.9亿元,占政府投资比重达38.5%。
具体来看,教育领域投资增长10.5%,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建成,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60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8万个,深汕高中园、光明高中园(综合高中)陆续建成。卫生领域投资增长6.2%,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等8个项目建成开业,新增床位超9000张、总数达7.8万张。文体领域投资增长6.6%,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建成,小梅沙度假村、海洋世界开放运营,深圳体育中心全新亮相,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0万平方米、都市型楼宇型体育场地超200个,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3:40
#报家生活秀# 【个人】-【短视频】-【成都vs重庆 谁更辣?谁更香?】 深圳人体验重庆和成都的美食,被辣到不行……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