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上的宝安 | AI给宝安写了一份年终报告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01-07 20: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宝安以“进”带动高质量发展,以大区担当向“新”而行。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


回首这一年,宝安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楫前行,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刻都闪耀着奋斗者的光芒。


在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到来之际,记者梳理了2024年《深圳特区报》头版发现,宝安有34次在头版精彩亮相,展现了经济、产业、创新、城区建设、民生等多方面的显著成果。


2024年是“新质生产力”高频出现的一年,宝安以制造业大区担当向“新”而行。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飞过“湾区之光”摩天轮,“深圳星”启航奔赴星辰大海,科技的火光腾空而起照彻夜空……在宝安,新质生产力通过这些具象表达来到人们身边。


2024年同样也是AI加速发展的一年,宝安是深圳AI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区,2024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产值220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市总规模的28%。在第26届高交会上,宝安以“人工智能应用创新集聚区”为主线,向四方宾客展现了宝安“AI+”深度融合场景。


在这样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将梳理好的头版稿件传给AI助手,让AI带我们回顾宝安的2024,得出了这样一份充满“新”意的年终报告。


Q:过去一年,宝安有哪些发展关键词?

A:以下这些关键词基本涵盖了文档中关于宝安 2024 年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核心要素,清晰地反映出宝安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

1、宝安“进”阶

“进”是过去一年宝安发展的核心主题,涵盖了宝安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空间、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带动了宝安全方位的发展。

2、前海“扩区”

前海 “扩区” 后,宝安大量区域纳入其中,前海的政策优惠(如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展至全域)对宝安的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且双方在产业发展、协同合作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宝安发展的重要外部助力因素。

3、七大片区

七大片区集中连片用地是宝安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些片区有不同的类型、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如中心区型、产业型、总部型等片区,这对未来宝安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4、 招商引资

宝安在 2023 年已取得招商引资项目大幅增长的成果,2024 年也将继续聚焦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招商,是推动宝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5、 两业融合

宝安作为制造业大区,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业融合发展是其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文中提及了围绕赋能制造业发展数字化产业等相关举措,体现了宝安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努力。

6、空间拓展

宝安区通过加快土地整备,不断拓展产业空间,为项目落地提供了保障,过去三年土地整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如 2023 年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产业用地等各项指标完成量居全市前列,这是宝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Q:给宝安写一段“年终总结报告”

A:这一年,是产业发展的“奋进之年”。从制造业的传统优势领域到新兴产业的前沿阵地,宝安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宝安以制造业大区担当向“新”而行,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这是宝安制造的实力勋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燕罗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剑指千亿级规模,奏响了产业升级的激昂乐章;低空经济崭露头角,入选全省唯一低空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标杆区,开辟出一片崭新的产业蓝天。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宝安企业的坚守与创新,是政府部门的精准施策与贴心服务,共同绘就了宝安产业发展的绚丽画卷。


这一年,是区域协同的“融合之年”。宝安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洪流,与前海紧密携手,共赴香港经贸交流,现场签约 21 个优质项目,宛如搭建起一座跨越湾区的桥梁,让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在这片土地上加速流动、汇聚融合。宝安以前海优势赋能自身发展,同时作为前海的坚实支撑,在政策协同、产业互补、空间拓展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书写着湾区发展的新篇章。这种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不仅提升了宝安在大湾区的战略地位,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

这一年,是营商环境的“优化之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宝安多措并举,推出七大片区集中连片用地,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让企业少跑路,实现六地块拿地即开工,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的时间成本。从政策大礼包的精准投放,到政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宝安用心打造着亲商、重商、安商的营商环境,让宝安成为大湾区投资创业的热土。正是这种对营商环境的执着追求,使得宝安成功上榜全国商业创新样本城市唯一 “营商环境年度城区”,赢得了企业的信赖和赞誉,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是科技创新的“突破之年”。创新是宝安发展的第一动力,宝安以 “四个一” 打造新兴产业领先集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生态。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宝安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产学研合作,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宝安的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一年,是城市建设的“蝶变之年”。宝安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城区,加快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建设步伐。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日益便捷,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的建设成果初显,让居民们享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举办了众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 “湾区杯” 中国围棋大棋士赛等,借赛事谋城事,文体赋能激发了城区的无限活力,让宝安成为了一座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城市。

这一年,是民生福祉的“提升之年”。宝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新建和改扩建多所学校,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加强住房保障建设,推出各类保障性住房,让更多人在宝安安居乐业。

Q:通过对以上文字的分析,你觉得宝安未来发展有何新趋势?

A:从文中信息来看,宝安未来发展可能有以下几个趋势:

1. 产业高端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

制造业转型:以两业融合为导向,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应用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宝安的制造业有望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新兴产业崛起:未来宝安可能会在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方面培育出更多的增长点,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2. 总部经济持续壮大

总部集聚区发展: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宝安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未来可能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机构)入驻,成为深圳链接湾区、面向内外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总部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有望不断扩大。

3. 区域协同合作进一步深化

与前海协同:由于前海 “扩区” 后宝安有较大范围纳入其中,且双方政策协同效应明显,未来宝安与前海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例如,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政策互联互通、搭建企业服务平台等,通过这种协同合作,宝安可以更好地承接前海现代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同时为前海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实现 “1 + 1>2” 的乘数效应。

跨区域合作:例如加强与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等的合作,借助深中通道的交通优势,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和优势互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服务业多元化与规模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升:计划用三年时间到 2026 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 65% 以上,表明宝安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如软件业、会展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有望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和规模扩张。

商圈与会展业升级:前海湾、空港会展中心两大商圈入选首批深圳示范特色商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全年举办大量展览活动,未来宝安的商圈和会展业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提升区域的商业活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5. 企业培育与上市加速

企业数量与质量提升:宝安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通过政策支持、产业引导等方式,促进企业成长壮大,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和数量,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6. 空间利用与项目建设持续优化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继续推进七大片区集中连片用地的招商和项目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土地整备和开发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优质项目有地可落,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空间保障。

重大项目牵引:深圳腾讯 “互联网 +” 未来科技城项目等重大工程的牵引作用将持续显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重大项目落地和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

Q:对于宝安的2025年,你有什么期待?

A:2025年,期待宝安在产业升级上更进一步,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引领风骚,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打造全球领先的产业集群,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区域协同更加紧密,与前海等周边区域深度融合,实现资源高效流通与共享,成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城市建设注重品质提升,绿色空间增多,公共设施更完善,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扎根,激发市场活力;

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提升城区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让宝安成为一座既充满经济活力又富有文化魅力、居民生活幸福美满的现代化城区。


【特报新闻+】

2024头版上的宝安(部分链接)

宝安一季度82个项目新开工,总投资逾819亿元  起好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宝安以进促稳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  宝安:抓好十方面工作跑赢奋“进”之路

宝安多场大型展会蓄势待发,全年展览面积将超700万平方米  万商云集寻商机谈合作拿订单

共乘湾区东风实现更好发展  前海宝安联手赴港经贸交流,现场签约21个优质项目

宝安启动生产性服务业“新引擎” 计划到2026年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5%以上

厚植“新”力 增强“进”能  宝安以制造业大区担当向“新”而行

“宝地”配“宝企” 宜居又宜业  宝安成为大湾区投资创业热土,七大片区集中连片用地亮相招商

政策大礼包助力再造一个新宝安

“进”字当头绘就生机盎然“春耕图” 宝安发布“一季报”,规上工业继续高位健康运行

宝安:“进”字当头赋能高质量发展

扩容产业空间 改革供需适配  宝安:以更优空间配置促高质量发展

拿下“双料冠军”宝安有多拼? 今年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市第一

入选全省唯一低空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宝安全力打造低空经济标杆区

宝安:携手企业成为干事创业好“搭子” 政府搭鹊桥 企地结良缘

宝安以“四个一”打造新兴产业领先集群 特区精神催生先进制造业大区

前海优势赋能宝安 宝安作为支撑前海 携手相融成就湾区发展新典范

借赛事谋城事,文体赋能激发城区活力 产业大区落子如飞 魅力宝安出“棋”制胜

大湾区建设方兴未艾 冰雪经济发展正当其时 宝安:“蓝鲸跃海”激发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

新兴产业链装进摩天楼 宝安剑指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燕罗产业园预计年底完工

上榜全国商业创新样本城市唯一“营商环境年度城区” 宝安:营商有高招 “三好生”获国字认证

宝安多措并举保障产业发展  “并联审批”让企业少跑路 六地块拿地即开工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李吉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