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前三季度,深圳新设外资企业6421家,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比重达15.2%;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吸引投资超过9000亿元……
2024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过去一年,深圳不仅在工业和外贸继续保持较好势头,更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到服务业的提质增效,从大力提振消费、优化投资到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深圳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深圳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扎实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扩大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和投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进一步激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加快向好发展。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稳步向新,新兴产业快马加鞭
近日,主营口腔清洁产品的深企小阔科技火爆出圈,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各路投资机构追捧,在国内线上牙膏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这家位于宝安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企业负责人尹阔表示,他们加大在高新技术、新兴材料方面的运用,开发出益生菌、溶菌酶、沸石等系列牙膏,积极创新获得消费者认可。
小阔科技的成功指向一个事实,企业具备新质生产力的条件,通过自我的不断创新,激发了技术价值和产品价值,引领了行业的潮流。
不仅是小阔科技,华为Mate70系列、比亚迪方程豹8、荣耀Magic7、大疆T100系列农业无人机……近段时间密集上市的“深圳造”众多创新产品走俏全网,也都印证了这个基本逻辑。
图为方程豹试车。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资料图)
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深圳加快打造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深圳加速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大力培育产业新支柱,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向高向新,引领风潮。
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2024年12月13日,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南山智城、河套AI+生物专业园区、银星科技园等首批深圳市“AI+”药械专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12月14日,迈瑞和腾讯联合发布“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给ICU医生提供有效辅助和决策支持;12月18日,深圳市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第四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征选100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应用;同日,《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印发,通过发放“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鼓励人工智能软件开源、打造产业交流高端平台等一系列政策供给。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深圳已集聚超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覆盖芯片、模型、硬件以及应用等全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国际争先、高成长性企业国内一流、初创企业竞相发展的‘雁阵式’梯队。”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主任林毅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长14.1%。
低空经济丰富应用场景展翅高飞。2024年12月9日,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等多个单位签约共建南山区低空经济实训基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无人机操作员提供专业培训;同一天,南山-南澳共建产业园区揭牌仪式和无人驾驶低空观光首航仪式,低空经济开展新应用;12月18日,罗湖粤海城成功演示无人机与机器人协作进行高空外墙玻璃清洗,可提高70%以上的工作效率。深圳正不断丰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努力打造低空经济应用标杆,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新风口。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越跑越快。12月27日,南沙、横琴、前海、宝安签署协议,可在其他互认地区报备后直接开展示范应用,实现资格互认。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企业目前已超过2400家,其中,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约1400家的数量,全国排名第一;第七批开放测试道路目录印发,开放道路总计366条,目前全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开放道路里程突破1500公里。
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深圳规划了约60平方公里的连片产业空间,建成了超900万平方米的“专、精、特、新”园区,为项目从中试到产业化提供充足空间,推动产业发展实现“10到100”的快速增长。
目前,深圳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为此,深圳出台《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和20个科技创新集聚区,总规模约525平方公里。
创新引领,开拓新赛道激发新动能
前不久,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等共同评选的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深圳“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发布”和“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两个项目入选。
在过去,提到移动操作系统,就只有苹果iOS和安卓两大系统。如今,华为发布原生鸿蒙系统,打破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垄断,实现终端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华为Mate70系列正式开售门店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摄
聚焦前沿原始创新成果显著。2024年12月,国家重大科研仪器“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在深发布。评价组专家认为,该成果原创性显著,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傅雄飞团队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生物迁徙与病毒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圳湾实验室闫致强团队揭示人类TMC1和TMC2为机械力门控离子通道;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杨青教授团队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ABCH转运蛋白运输脂质和外排农药的完整过程,为开发安全、低抗性的绿色农药奠定了重要基础。
增强科技供给基础设施“上新”。12月5日,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以及与散裂中子源共建高分辨高通量中子粉末衍射谱仪、高压中子谱仪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代表在光明科学城论坛上正式启动运行,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有力支撑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12月初,深圳海洋大学(一期)东校区(生活区)封顶,西校区(科教区)地基基础已基本完成;南方科技大学优质科研成果不断产出,1月至11月中国高校/院所 《自然》与《科学》两大顶刊发文数量排名中,第一作者和通讯单位均为南科大的论文有12篇,位列全国第五;2024年,全市高校共7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067项、增长9.1%,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
新产业聚集激活新动能。12月23日,越疆机器人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标志着越疆作为全球协作机器人的重要推动力量迈出了关键一步;胡润发布《2024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深圳35家上榜位列全球第五;目前,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深圳2024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新增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全球城市报告(2024)》显示,深圳多项指标跻身全球前列。其中,深圳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技术前沿领域的专利被引用量方面名列全球前三,在技术创新前沿、产业创新前沿方面跻身全球城市前十。
买卖全球,开放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每年12月初举办的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客商云集,成为观察这座城市对外开放和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2024年的大会,吸引33个国家和地区超700家企业、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超200家参加,洽谈签约项目超400个、涉及投资额超9000亿元,招商成果斐然。
“深圳是一座拥有世界级经济实力、研发投资、产业创新能力的城市,商业环境优良、产业生态充满活力。”法国达索系统全球执行副总裁许善淞给予深圳高度评价。
不仅达索系统,法国法雷奥集团、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德国克诺尔等外资巨头也加大对深圳的投资。一批“含新量”“含金量”高的重大项目在会上签约落户,成为深圳一流营商环境的最有力佐证。
深圳以开放创新的姿态,吸引全球投资者的青睐。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新设外资企业6421家,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比重达15.2%;全市实际使用外资252.5亿元;已有逾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落户。
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2024年以来,深圳从持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外贸基础设施功能、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力,巩固深圳外贸基本盘,促进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深圳进出口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快于全国、全省。这是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4万亿元台阶,实现历史性突破。
随着深圳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以及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政策举措出台,出入境旅客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商务访问等需求强劲释放。2024年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班量快速攀升,超5.1万架次,同比增长6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 通讯员 曾辉 图
多措并举,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2024年12月20日,湾区时尚消费嘉年华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5万平方米的嘉年华包含8大消费主题、30余个展出品类,可以让消费者“一站式”购齐生活衣、食、住、行所需,足不出深圳体验到各地美食,还能在汽车展区选购品牌汽车的畅销车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列出了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位,体现国家层面对消费需求的重视。
2024年以来,深圳持续完善和丰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政策体系,拿出真招实措、真金白银推动政策落地见实效,为释放消费潜力、扩投资促发展注入源源活力。
截至2024年11月22日,深圳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超6.9万辆、家电换新153.6万台、智能家居产品消费187万件、住宅装修改造物品线上消费320万件、居家适老化产品销售1.13万户,叠加2024年5月启动的以旧换新等相关补贴活动,共撬动汽车、家电等产品销售额超过530亿元。
深圳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市民换新热情高涨。深圳特区报记者 赖犁 摄
会展活跃度是反映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近期,深圳“会展经济”持续火热。深圳国际孕婴童及跨境博览会、国际秋季茶博会、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快乐新年”购物节、湾区时尚消费嘉年华等相继登场,涵盖了电子、医疗、酒旅、营养健康、消费等多个行业,展示了深圳会展经济的活跃性和多元化。
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举办展会超400场,展览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我市会展业近年来增长迅猛,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消费的“热”背后是政策的“进”。2024年以来,深圳围绕以旧换新、首发经济、低空经济、餐饮住宿消费、家政服务消费、文娱旅游消费、体育经济、数字消费、健康消费、国货潮品、国际消费、会展经济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活动并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圳将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让工业和外贸继续保持较好势头,把握关键着力点拉升消费和投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成形成势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加快健康发展,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吃火锅要给小费了?合肥一家海底捞店员佩戴打赏码
27月14日起开售!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香港西九龙有限定版→
3从爆火到“降温”,深圳暑期研学市场不香了吗?| 微观察
4体验科技魔法!“小候鸟”深圳之旅第二场:探秘创想三维与深圳科技馆
5林俊杰自曝心脏出问题,每天要靠药物控制: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6高校副教授论文剽窃被撤稿!学术期刊:不再受理该作者文章
7面包新语成都多家门店突然歇业,深圳门店情况如何?读特新闻记者现场走访
8欧盟委员会主席:将推迟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延至8月初
9点燃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官宣提档至7月18日全国公映
10环卫工高温下花4小时翻找垃圾替游客找回失物,网友质疑:有必要吗?
IN视频
鹏友圈
诚邀您来写诗!用诗歌和AI,#把深圳写进诗#,打开45年的深圳记忆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你在深圳的第___年。或许在莲花山的朝阳下,你留下和深圳的第一张合影;在深圳湾的潮涌中,你看着高楼大厦如璀璨星辰。在夜幕中点亮那些奋斗的故事、深情的岁月,如今有人把它们编织成诗画传扬。 今天,距离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正好还有45天。读特客户端联合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推出“诗颂深圳,AI绘鹏城”特别策划活动,以“诗、诵、画”三位一体形式,呈现一场致敬特区精神、展现时代风貌的跨领域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深爱这座城的您,在鹏友圈带话题#把深圳写进诗#,用诗意的祝福,给深圳写一封“云端诗笺”。 【本期话题】#把深圳写进诗#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上传文字、图片或30秒以内视频,分享你对深圳诗意的祝福。 每一行诗句都是最深情的告白;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份炽热的心意;每一段声音都汇聚成礼赞特区的磅礴力量;每一句奋斗者的祝福既献给深圳,也献给未来……让我们携手,以诗歌之名,共赴下一个璀璨征程!
“圳”好玩!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 暑期精彩不断!深圳各大公园推出40余场主题文化活动,涵盖群艺展演、自然教育、体育健身、户外音乐、艺术展览及创意市集六大板块。同时,读特小记者策划了5场趣味活动,通过互动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这个暑假,你准备带娃去哪里探索呢?快来分享你的#暑假遛娃攻略#,一起发现更多好玩去处吧!
00:08
这个暑假,深圳公园40余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00:05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