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广州市政府网站上公开了广州市打造精品工程、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会议内容。广州市提出打造精品工程的总体目标:2020-2021年,全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各类工程每年纳入精品工程进行培育的比例不低于5%,2022-2025年,比例不低于8%,到2025年力争达到12%。广州市还将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进“村村大师作”,推进招投标模式创新,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建立全市材料和构配件溯源体系。
从八个方面打造精品工程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和林业园林局联合印发了《广州市打造精品工程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该方案对全市打造精品工程提出总体目标:2020-2021年,全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各类工程每年纳入精品工程进行培育的比例不低于5%,2022-2025年,比例不低于8%,到2025年力争达到12%。
该方案对全市打造精品工程提出11项重点任务,从八个方面致力打造:包括加强前期策划论证;依法依规吸引、鼓励国内外更多高水平设计团队和设计大师参与广州市建筑设计工作;推进招标投标模式创新;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提升建筑实体质量,培育“建筑工匠”队伍;落实保修维护管理责任;提升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绿建节能及装配式建筑发展等工作;加强信用管理;推进示范建设等。
近年来,广州市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建设精品城市。连续举办三届广州国际设计论坛,聘请45位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及国内外专家担任广州市城市建设专家顾问,印发《广州市院士、大师建筑设计作品选》,举办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落实全过程质量监管和信息化监控,不断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粤剧艺术博物馆等7项工程项目获“鲁班奖”,2项获“詹天佑奖”,12项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广州东塔、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等142项工程项目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485项获省级以上奖项。
工程招标可实施“评定分离”
接下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推进精品工程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从提升设计水平上把好精品工程“源头关”。加强高水平设计团队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到广州设立分公司或工作室。在政府投资项目中,通过实施联审决策制度、初步设计审查,从源头把控建设方案质量,优化设计。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进“村村大师作”,打造更多精品项目。
从创新市场管理上选优配强精品工程建设队伍。建立政府项目建设单位目录,分类管理,压实建设单位建设精品工程的首要责任,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和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工期和造价合理。推进招投标模式创新,工程招标可实施“评定分离”,赋予建设单位定标自主权。优化评分办法,细化评审,保障精品工程实行优质优价。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模式,探索将装配式建造技术和BIM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孪生建造等内容纳入评标内容,推动集成化、工业化、数字化建造发展。探索建立建筑材料集中采购平台,建立全流程监管服务体系,带动建筑业向高质量生产方向转变。
从精细施工管理上加强精品工程质量监督。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在各建设项目中建立基于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的检查标准。加强建筑材料管理,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建立全市材料和构配件溯源体系。鼓励各大建设单位,建立各自的建材管理体系,优先选用优质材料产品,确保工程质量可靠。开展房屋建筑工地安全文明创优、住宅工程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通过示范引领,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住宅工程质量和建设品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涛 杨耀烨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