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艺舍(新新酒店)总经理包旭城:“我在澳门回归祖国当天来深圳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宁若鸿/文 刘钢/图
2024-12-20 12: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00年,包旭城参与筹建的深圳彭年酒店开业,他将澳门五星级酒店经营的先进理念引入其中

“这是澳门特区居民身份证,这是在内地用的港澳居民居住证,还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澳门艺舍(新新酒店)总经理包旭城从钱包里拿出3张身份证明,向记者展示。他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在香港工作过,又在澳门回归祖国当天来到深圳发展,在人生不同阶段,这些证件悉数上场,派上用场。20多年来,包旭城辗转过不少城市,最后选择在深圳定居。他笑着说:“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

1980年前后,澳门迎来大批入境游客,也因此催生澳门酒店业发展。经验丰富的包旭城被派往香港工作了7年,获得永久居留权。1997年,他回到澳门,那时“澳门只有一座桥,还不通私家车,非常不方便”。20多年过去,记者在澳门看到,车水马龙的大桥连接着澳门市民的跨岛往来,构成澳门标志性的“镜海长虹”景观,见证了澳门交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

1999年12月20日,32岁的包旭城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去深圳!“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充满发展机会。”回忆当初,他依然认为自己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2000年,包旭城参与筹建的深圳彭年酒店开业,他将澳门五星级酒店经营的先进理念引入其中。2005年,他进入深圳丹枫白露工作,“我们开辟代驾、代泊车等服务,受到客户欢迎,客流量也大大增加。”6年后,他又将豪派特华美达广场酒店引入龙华,成为龙华首个国际品牌的高档酒店。

包旭城说,过去几十年,深圳酒店业迅速发展,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入驻,成为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作为酒店从业者,他感触很深,还有深圳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拥有独特的优势,外资企业愿意投资深圳,年轻人也愿意来深圳发展。”

前两年,他母亲年事渐高,包旭城才回到澳门工作。“我太太是台湾人,两个女儿都在香港大学读书,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深圳。”在深圳居住的包旭城过上往返深圳和澳门的“双城生活”,“每周末我都坐一个小时的船,回到福田和家人团聚。”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慕冰 宁若鸿/文 刘钢/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