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聚焦“三大主阵地” 破题“百千万工程”

宝安湾
2024-12-20 08:31
摘要

聚焦股份合作公司转型打造“集体经济”升级版深圳全市共有988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其中龙华区就有169家,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城中村、股份合作公司、农地,是深圳“百千万工程”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三大主阵地”。龙华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相关工作部署,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找准工作切入口,谋深做实“城中村”“集体经济”“现代都市型农业”三篇文章,大力提升城中村品质建设现代花园小区,推动股份公司向现代企业转型,依托小规模农地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积极发挥群众参与、市场以及创新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龙华路径,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龙华样板”。

聚焦绿美带动

打造“美美城中村”示范样板

▲为绿色公共空间环绕的茜坑老村。

按照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方式,龙华在全区推广建设“花园式”小区,拓展社区绿色公共空间。在全区69个社区实施“见缝插绿”,利用闲杂地新增60个共建花园,其中福城街道茜坑老村打造450平方米的“半亩田园”获全市共建花园考核第一名。


▲聚焦绿美带动 打造“美美城中村”示范样板 茜坑老村“半亩田园”获全市共建花园考核第一名。

茜坑老村是以客家原住民为主体的历史厚重、生态宜居的城中村,“半亩田园”是福城街道利用茜坑老村内闲置地资源优势,打造的具有公益、教育、科普、邻里互助功能的共建花园。这里设置有种植体验区、自然科普区、亲邻打卡点、活动区、堆肥区、工具区等,多样种植林木、果树、鲜花、蔬菜等。除半亩田园外,福城街道围绕茜坑老村周边启动竹公园、水公园、露营广场、开心农场、茜坑绿道等10个配套设施提升项目,增加绿化面积51086.05平方米,极大提升茜坑老村周边市容环境和城市环境品质,茜坑老村从曾经的“脏乱差”蜕变为如今的“绿美净”,在社交平台上已成为众多网友“打卡”分享的“网红点”。“没有想到这个老村有自然营地、有老物件,在这里能够让人松弛下来,舒缓压力。”日前,市民宋先生一家专门从宝安来到茜坑老村,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半亩田园”,识瓜认果,共享亲子之乐。

▲青少年在“半亩田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作为“绿美示范点”之一,民治街道民乐社区推进一批绿美阳台、一条幸福花街、一片“结对共建林”等“三个一”活动,将一处1476平方米的荒地打造成网红“小公园”,形成社区绿色微景观点,连接街巷景观小品成线,推动辖区绿化成林成片,绣出“百千万工程”美丽画卷。

▲民治街道民乐社区开展“共建林”植树活动。

龙华街道松和社区的“松和邻里庭院”,不久前还是一处闲置花木场,室内堆满了废弃花盆、枯枝杂草。为打造“一社区一特色”项目,建设具有本土特色、文化内涵、典型示范的社区绿美品牌,松和社区党委积极整合资源,通过走访居民小区、园区、校区等,寻找周边闲置荒地、花场,最终选取了这个闲置花木场作为“一社区一特色”建设提升项目,进行精心改造。清理泥污、搬走废弃堆积物、扫除灰尘、冲洗地面……在党员志愿者的努力下,花木场焕然一新,成为集“种植、手工、烘培、亲子、休闲、议事、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绿美共享空间。

聚焦股份合作公司转型

打造“集体经济”升级版

深圳全市共有988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其中龙华区就有169家,占比超过六分之一。龙华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通过国企联动集企方式,在土地开发、物业管理、股权及金融投资等领域发挥联动带动作用,推动集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担重任”。

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龙华区相关部门引导股份合作公司采用单一来源谈判方式引入区属国企,加速盘活集体资产。通过“国企做地+净地交付”的方式,打造低效用地提质、转型、更新、收储等快速处置方式,形成房屋征收、土地收储、土地供应、产权登记、用地监管全链条土地资源配置体系。

▲聚焦股份公司转型 打造“集体经济”升级版 鑫岭楼项目将“历史包袱”转化为“优势资源”。

10月30日,龙华区首个集体与区属国企工改保宿舍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鑫岭楼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作为电子科大高研院落户龙华的重要保障项目,将烂尾空置十余年的原地块建筑改造焕新,将以建设有特色的高品质、人性化居学场所,打造集生态、共享于一体的居学“探索器”为目标,为龙华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和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蓄势赋能贡献强大力量。

“通过参与工改保宿舍型保障房项目,将原本烂尾空置、利用效率低下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改造和再利用。这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为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大浪社区下岭排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谢飞蔓表示,鑫岭楼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将“历史包袱”转化为“优势资源”,成为龙华区助推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范例和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大浪街道建立“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库,创新培育龙华区首支“国资+集体资产”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由龙华资本公司与大浪街道辖属四家股份公司共同设立,将主要投资具有创新性和成长潜力的企业或项目,特别是在龙华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如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通过投资,推动被投企业或项目快速发展,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以“百千万工程”为有力抓手,龙华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动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全区股份合作公司资产总额约274.15亿元,同比增长4.2%。

聚焦创新培育

打造“都市农业”金名片

▲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已获批成为“深圳市自然科普教育基地”。

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下称“龙华研究院”)是龙华区政府与深圳大学共同建设的集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产业孵化、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龙华研究院拥有全区国有农业用地资源中最为优质的基本农田。近年来,龙华区“百千万工程”以都市田园项目为抓手,推动龙华研究院开展项目提升工作。深圳大学在此组建了广东深圳龙华“红球藻虾”科技小院,这也是全市唯一的国家科技小院。

近年来,龙华研究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资源,以关键性状改良、非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经济藻类集约化培养、气雾栽培等现代农业项目为重点,不断发挥科研资源优势,加速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龙华区优势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油酸花生“深花1号””深花2号”是龙华研究院孵化企业深圳中佳源(物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被列为广东省十三五规划重要农业科技成果,获得了农业部审批的品种保护权证书,现已建立万亩种植基地,进入产业化生产和市场应用阶段。

目前,龙华研究院已获批“深圳市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所孵化项目“智能气雾立体农业技术”正式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研究院团队创建的高端对虾品牌“红球藻虾”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批文;2024年,研究院团队的“藻生贵虾”“药稻病除”项目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一金一银的好成绩。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金璐 雷钦健/文 陈建华 蔡维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