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戏曲教育模式,传承文化育人新篇

通讯员 李婷 张粤
2024-12-13 21:59
摘要

(学员们与市粤剧团团长彭庆华合影)(学员们与京剧张派传人朱晋玲老师合影) (学员们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熊辰龙、白红合影)

融汇多元视角共筑戏曲教育新生态

沉浸式体验开启戏曲教学新时代

薪火相传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12月5日-9日,深圳市“戏曲进校园”教师培训活动在深圳戏院、深圳市粤剧团和福田区文化馆黄梅戏主题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指导、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深圳戏院协办,旨在提升教师对新教材戏曲板块内容的熟悉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我市学校美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以“跨”联动,共筑戏曲育人新生态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许石林为学员们开讲《戏曲里的中国》



 

许石林老师讲得声情并茂,学员们听得聚精会神,国家一级演奏员王立元老师携京剧乐队在课堂上助阵

此次活动首次实现了跨区、跨学段、跨学科的融合,将来自深圳市不同行政区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汇聚一堂。这样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学段、学科教育壁垒,促进了多元视角下的文化交流与思想碰撞。参与者不仅能够从同行身上汲取经验,还能在与其他学段、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中找到新的教学灵感,为戏曲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培训课堂搬到了深圳戏院的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张君秋先生的亲传弟子朱晋玲为学员们传授京剧水袖


课堂上沉浸式地“植入”京剧乐队,由国家一级琴师王立元领衔的七人乐队现场为教学伴奏,大部分学员第一次见到京剧乐件,也第一次跟着乐队练唱

 


77岁的张派传人朱晋玲老师示范起《霸王别姬》的剑舞,依旧是宝刀未老


学员们跟随黄梅戏国家一级演员白红学习《对花》的唱念和表演,一个上午就有模有样了


 以“创”驱动,开启沉浸教学新时代

为了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且灵活性高的课程。四天的时间里,老师们经历了从戏曲认知到表演实践再到展示分享的全方位体验。无论是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还是亲身体验的舞台表演;不论是幕后工作的真实接触,还是化妆艺术的手把手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新鲜感与挑战性。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教师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戏曲化妆也讲究“口传心授”,老师学员当起“大模特”,田东小学粤剧班的孩子当起了老师的“小模特”


看看老师们扮上了粤剧妆多漂亮

以“心”传承,名家倾情育桃李新人

此次培训邀请到了多位国家级一级演员及行业内的顶尖大师作为讲师,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艺术造诣,还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专业知识。现场的教学互动频繁,掌声不断,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特别是当国家一级京胡琴师王立元老先生带领乐队进行即兴演奏时,那种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让所有人陶醉其中;而黄梅戏非遗传承人熊辰龙和国家一级演员白红的精彩演绎,则让人们深刻领略到了地方剧种的独特魅力。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深圳粤剧团团长彭庆华的生动演讲,让许多老师现场被粤剧“圈粉”了

市粤剧团国家二级演员卜美玲,早早到了排练厅,先教老师们粤剧怎么吊嗓子


学唱《帝女花》,先要讲究字正腔圆


市粤剧团的当家花旦谭兰燕,完整展示一遍粤剧《霸王别姬》的剑舞,结合前一天学习的京剧“别姬”剑舞,老师们体会到了剧种流变的艺术规律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通过此次“戏曲进校园”教师培训活动,深圳市不仅展示了其在创新戏曲教育模式上的积极探索,还成功地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坚实平台。此次活动以丰富的实践内容和独特的教学理念,显著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成果能够持续发酵,激励更多教育者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新一代中焕发新生、薪火相传。

学员们与市粤剧团团长彭庆华合影


学员们与京剧张派传人朱晋玲老师合影


学员们与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熊辰龙、白红合影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作者:通讯员 李婷 张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