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启用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2024-12-05 21:3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宣布正式启用。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科学重器”,对加强基础研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月5日,在光明科学城论坛上,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牵头建设的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宣布正式启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宣布启动建设;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成立仪式现场。(图源:深圳卫视)

据介绍,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成了智能化、自动化及高通量设备,搭建了面向生物元件、基因网络、合成细胞等合成生物系统的多维度智能产线,可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全自动完成合成、组装、植入、激活、测试与再设计等科学研究,涵盖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大设施的启用,将助力我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源头创新,并加速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在脑科学研究中,研究模式正从传统的“孤军奋战”,向统一、稳定、标准化的团队协同创新模式过渡。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脑设施”)集成了脑编辑、脑解析和脑模拟三大技术模块,同时具备跨物种动物模型的构建,以及跨尺度神经结构功能解析的能力,旨在揭示大脑工作原理,促进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脑设施的正式启用,有望为脑科学、脑技术、脑医学、脑智能、脑健康与脑康复领域的科研人员面临的共性难题服务,通过资源开放共享,减少同行试错,提高创新效能,通力打造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科学共同语言体系。

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图源:深圳先进院)

论坛上启动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简称“P3实验室”),内设核心间29间,同时配套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其他辅助实验室。建成后将是深圳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P3实验室,可开展各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前研究,推动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此外,由国家级科研机构联动央企、国企和龙头民营企业共同打造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也在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是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国创中心通过购置关键核心设备,极大地提升分析设计、构建组装、验证测试和深度学习的能力,将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支撑打造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