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岸、南海之滨,秋阳温醇如酒。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拥有世界最大跨径三塔公路斜拉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身姿挺拔、格外优美。
11月30日,6辆满载着近300名建设者及其家属的专列大巴、3辆媒体大巴从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侧匝道出发,一路上桥,提前体验跨海新通道,共同见证他们为之拼搏奋斗的超级工程,感受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加速度和广阔未来。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和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连接珠海金湾和江门台山,是打通珠三角通往粤西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今项目标志性的5座“小蛮腰”主塔破海而出,大“C”路线横贯黄茅海海域,圆梦就在此时。
时针拨回到2020年6月6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先行施工标段打下第一根钢管桩;仅仅过去半年,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阶段;2023年五座主塔全部封顶、2024年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相继合龙,项目全线贯通……四年半的建设工期中,建设者们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一又一个工程挑战,攻克了复杂空间变截面独柱异形塔建造、钢筋部品化和钢筋节段整体吊装、三塔斜拉桥静动力综合减振等建设难题,完成双曲面独柱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新结构、海中超大跨多塔斜拉桥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减震耗能装置等七大技术创新,变截面塔柱模板自适应爬升系统、大型钢箱梁建造原有设备智能升级等十大新装备新工艺。
搏浪而行、一往无前,这是建设者们在这片海域上最鲜明的印记。“这5个主塔小蛮腰造型很好看吧,但施工难度真的很大,塔柱截面由圆形渐变至圆端形,再由圆端形渐变至圆形,每个塔节截面都不一样。”王亚东正对身为护士的妻子讲解工程建设时的经历。年轻的他是塔柱施工的业主代表,参与了高栏港大桥西塔、黄茅海大桥东塔和中引桥整幅式TY墩的“成长”过程,与管理团队一同攻克了柱塔“变截曲面”智能建造、混凝土质量、塔柱裂缝病害和内外防腐等难题。“每次浇筑混凝土都是最关键的时刻,要在现场蹲守至深夜,但看到如今的成果,感觉值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历经一年半筹建,四年半建设,建者设们的智慧与汗水已汇聚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滚滚春潮,侨乡发展的美丽新图景即将徐徐展开。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