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已累计发布标准17项,产业发展白皮书4个。”11月28日,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简称WAA)2024年度会员大会在深圳福田举行。大会上,联盟秘书长杨涛亮出了WAA成立2年的“成绩单”。
据悉,WAA作为首个在深圳设立的信息通信领域国际组织,于2022年10月正式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简称“河套深圳园区”),是首个入驻的国际产业和标准组织。其后,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纷纷落户,“1+6”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加速形成。以河套为源点,一个创新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落户河套,让标准“走出去”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使得用户在没有物理布线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适配器连接到网络。”杨涛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形容无线局域网,它是主干网络到终端用户网络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家庭无线宽带、企业园区、全屋智能都是无线局域网的落地场景。
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2024年度会员大会上,联盟秘书长杨涛作工作报告。
WAA成立于2022年10月,杨涛是创始成员之一。他回忆联盟成立背景时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说,正处于扩大对外改革开放的阶段。“过去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开放,现在‘开放’扩大到标准领域,标准也要‘引进来走出去’。”
杨涛说,彼时无线局域网领域的标准正处于空白,因此由华为、腾讯、中兴等企业牵头,以“为数字世界提供最佳体验的无线局域网络”为愿景成立WAA,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国际化的无线局域网产业发展平台,一方面推广WLAN产业应用,一方面推动不同国家行业采信、使用联盟应用标准。“相当于在标准领域向世界贡献深圳的、中国的产业经验。”
杨涛告诉读特新闻记者,WAA在筹备期间,就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先行探索创新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而河套又是深港合作‘桥头堡’,聚集了很多国际性企业,能为联盟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当年在福田区领导的带领下参观河套时,便被河套吸引、打动。”杨涛说。
成立以来累计发布17项标准
记者了解到,成立两年多以来,WAA共发布了17项标准。本月初,WAA刚刚发布了8项重要标准。此次标准覆盖家庭场景WLAN单设备网络性能及体验技术要求、WLAN工业局端性能技术要求、园区办公场景WLAN性能技术规范等,将显著提升用户体验,推动WLAN技术在各垂直行业深度应用。
杨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WAA已有会员单位80多家,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运营商、设备供应商、测试设备厂商、认证机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领域,并与多个国际标准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11月28日—29日,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2024年度会员大会举行。
据悉,本届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2024年度会员大会以“感恩同行 共绘未来新篇章”为主题。大会由WAA主办,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协办,旨在汇聚全球WLAN产业的生态合作伙伴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分享前沿产业资讯、技术动态,深入探讨产业发展的方向、标准制定以及商业增值策略。
大会为期两天,设置主论坛和分论坛环节,吸引了数百名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会。会上,WLAN先进体验技术白皮书、WAA测试平台发布,WAA面向WiFi7设备性能体验测评服务全面启动。WAA秘书处、专家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作工作报告。
“1+6”蓬勃生态将带来“N+N”势能
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今年1月,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揭牌。这是目前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性产业标准组织集聚区。
除了WAA外,集聚区内还有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parkLink Alliance)、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以及为各联盟提供服务的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集聚区内“1+6”生态圈正逐步形成,从产业生态、标准规范、测试认证、知识产权、合规运营等多个维度,有力地牵引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标准的创新。
华为作为会员单位展示其无线局域网技术最新落地应用。
“对电子与信息产业而言,以标准为核心产出的国际组织是整合市场和生态要素、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杨涛指出,“1+6”生态的逐步蓬勃,除了牵引产业发展外,也将吸引更多的人才落地,将带动更多的国际化组织入驻河套深圳园区,未来将会产生“N+N”的势能。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今年4月,落户的国际组织已累计产出标准130项,发表白皮书23个,测试认证产品211款,发展会员1643家。以河套为源点,一个创新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图片由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提供)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