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王琛:给地球存证,为时代留影
读特记者 赵新明 文/图
2017-11-23 11:27

【人物简介】

王琛,男,1965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福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执行主席兼秘书长,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国家一级摄影师(正高),高级工艺美术师(副高),深圳市政协常委。 主要业务成就:三次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摄协个人成就最高奖:“金像奖”。

作品多年来在“大理国际影会”等几十个摄影节展出近100场,出版摄影著作三十余本,其中关注环保系列著作丛书《地球主人》等多次荣获美国“班尼”印制大奖。

用影像艺术创作展现“一带一路”主题思想,将近24年来使用胶片相机和近50多种飞行器航拍的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摄影作品,以《飞越丝路 艺术同心》的专题在近两年期间进行全球巡展及出版大型画册等艺术创作。

日前,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选出了新一届领导机构,深圳市福田区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琛,被选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作为一名新兴文艺团体代表,他来自于最基层的摄影组织,跻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团体会员单位主席团,在中国摄影最高殿堂获得一席之地。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体制内的新鲜事,也是体制外的奇迹。不过,对于头衔,最沉得住气的似乎还是王琛本人。“我不是什么高大上,就是一个在深圳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平常人。”

记录时代,放眼世界,聚焦生活,砥砺内心。走近王琛后,你会发现,摄影之于他,就是呼吸和生命。一旦拿起相机,他就会全神贯注地进入角色,在一次次的经历中,感受生活的本来。“很多人问我:让我实现一个愿望,我想拥有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不想拥有,我只想拥有我的底片。”

持续24年用镜头传播丝路文化

2017年1月,当中国千家万户正喜气洋洋迎接新春之际,王琛已早早从南海起飞,飞越太平洋、印度洋,穿越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飞抵“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北非花园”——摩洛哥。

作为新年摄影计划的起点,乌达雅堡古镇上慵懒而可爱的猫,指引航程的斯帕特尔海角灯塔,大力神洞口鬼斧神工的非洲地图,还有那千年军事重镇丹吉尔古城,统统被王琛收入镜头之中……

“我当年还在做印刷厂编辑的时候,就经常会在工作中接触到丝路文明的信息,它就像是有一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从那时起,我就对丝绸之路有着莫名的好感。”

王琛拍摄丝绸之路始于1993年。20年间,他追寻着古代丝路的线路,一路前行。陆上丝绸之路的北京、西安,一路到意大利、土耳其、伊朗;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起,经厦门、北部湾、南海、西沙,一路到马六甲、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波斯湾……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的概念时,王琛才发现自己已经有意无意地走遍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国家。

在王琛眼里,利用摄影的“艺术”和“技术” ,传递根植在中华大地,辐射到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深厚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带一路’构想,不是施舍,更不是利益攫取,而是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今年以来,王琛又先后奔赴伊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继续他“一带一路”的主题摄影,这也使他成为第一位足迹遍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并全部使用航拍的摄影师。

在9月闭幕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99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照片吸引观众驻足。新疆坎儿井、印度泰姬陵、马尔代夫天堂岛、伊朗巴姆古城、以色列圣墓大教堂、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亚美尼亚TATEV修道院……

24年持续拍摄一个主题,很多人会固执地认为他是在记录,但王琛本人更想强调的则是影像本身存在的一种语言方式。一方面,展示中国丝路对世界的影响,同时也是系统地将信息通过影像传递给观者,以人类文化的认知、亲近、包容去诠释“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

改革开放中走出来的摄影之路

王琛,是与深圳一起成长起来的摄影家,用他自己的话讲,“我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喝的每一滴水,都在这里。”

1983年12月,通过用工考试,王琛从广州来到深圳石油化学工业总公司,并按照安排进入石化占股的旭日印刷厂。当时的旭日印刷厂坐落于上步区,也就是现今福田区的前身。

在厂里,王琛被分配到制版车间影房部,做工业摄影这一块。说来也巧,从小就喜欢摄影的王琛,15岁时便拿着从父亲单位宣传科借来的海鸥双镜头单反相机给人拍照,然后自己冲洗放大,这使他在工作中能很快上手。

来深圳第一个月的工资是98元,3个月以后涨到165元,但18岁时的他拿着工资却没处花。“30多年前的福田,你哪里能想象到今天这般的繁华。当年,上步周围到处是黄土,没有大商场,饭店都很难找到。”王琛记忆中,当年一个最豪华的饭店叫“银园”,也就是现在的“银湖”,另一个能消费的地方是西丽的游乐场,而如果要去蛇口,得准备一天的时间。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迎来了“下海潮”,很多人开始经商,王琛也是其中一员。1989年,他和伙伴一起投身文化产业,编辑、出版、印刷挂历台历。如今,时而调侃自己是个“挂历贩”时,他自己还是十分自豪。

深圳盐田港货轮。

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我领先国内同行从日本引进三角台历,又从日本引进胶片挂历,印制各种美女头像、名胜风光、影星艺术照,风靡一时。当时挂历台历算档次很高的礼物,送出去,对方很尊重你,因为印刷的是影像,有文化气息在里头。”

上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赚了钱后,王琛买了两部莱卡相机到处去拍照片。1995年到1998年,陆续拍了香港、澳门回归的专题,其中一些作品也初获专业认可,但主要还是出于工作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航拍擦出的“火花”,彻底打开了王琛的创作思路。

航拍地球书写视觉历史

2000年初,航拍还十分罕见,一个偶然的机会,经朋友介绍,王琛在2002年冬天搭上了从成都至拉萨的军用运输机。

王琛记得,当时在运输机前部的导航舱上拍,后面是坐着的两排新兵,在运输机飞跃横断山脉的途中,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航拍。那种感觉,毕生难忘。“在空中,飞机每分钟都在动,就算在同一个航线,同一个摄影师,也几乎不可能重复一样的角度,所表现的东西永远充满变化,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些年来,别人眼中的王琛就像一个空中飞人,飞越全球七大洲四大洋,行囊里装着千卷的胶卷,今天出现在阿勒泰,几天后在尼泊尔,一周后又奔赴南极。

热气球、三角机、直升机、水上飞机……他借助几乎所有能用到的飞行器,在不同高度拍摄地貌形态、山川河流、高原湖泊、森林荒漠,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捕捉如烟般飘过的景象,捕捉空中的飞鸟和广袤大地上疾驰而过的生灵。

航空摄影的死亡率超过5%,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熟悉王琛的人都说,“这个家伙胆生毛的,只要有美景,他会不要命地扑上去。”

2004年12月,王琛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航拍,拍摄全球最长最宽南北山系的横断山脉。

飞跃冈仁波齐的瞬间,海拔6350米,是人类无氧飞行的最高飞行记录。打开机舱门,零下三十六度,高海拔和高速度形成的罡风让人头痛欲裂。他咬着牙,十秒装一个卷,用最快的速度转了四圈,一口气拍摄二十多卷哈苏。在王琛按下快门的瞬间,镜头下的神山也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灵性。

“人岂有不怕死之理,我的快感并不在于寻找什么刺激,而是当看到好作品的时候,我凝视他的那一刻,才有兴奋点。”王琛说,美是他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为没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但除了形式美感,他更希望人们能从有张力的画面中去关注地球,去审视人类自身的渺小与伟大,去爱护地球,珍惜环境和自然。

如今,王琛累计飞行架次已近千次,足迹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拍摄了近50万张正片和负片,年均会用掉2000卷胶卷。他将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出版了《地球表情》、《地球温度》、《地球翱翔》、《地球密码》、《地球主人》、《地球呼唤》、《地球人行道》等一系列地球主题著作。

摄影,记录了地球一切自然生存状态,这个过程改变了王琛,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人生的态度。“我相信,摄影有量的堆积,才能有质的飞跃。艺术领域没有职业和非职业一说,关键你要先问自己:为什么去拍摄?”

聚焦人民捕捉生活本色

摄影,可以悬于九霄,最后还是要落脚在人间。平时的生活中,王琛喜欢徒步走在深圳福田的街头巷尾,拿起手中的单反、手机、卡片机等,留住行色匆匆中的瞬间,聚焦于普通人,捕捉生活的本色。

被收录在《走路上班》的作品

被收录在《走路上班》的作品

在题为《走路上班》的创作中,街头叫卖的小贩,休息读报的大爷,骑车赶路的小伙,步履蹒跚的阿婆,都是他镜头的焦点。虽然平淡,却是百姓对生活追求过程中的最细致表现。“现在,有些艺术家喜欢把自己藏起来,没必要。无论艺术还是文化都是一种生活,必须和老百姓零距离的接触。特别是摄影,越来越平民化,更不能把自己架空。”

2012年,作为政协委员的王琛用自己两次航拍深圳的作品对比,作为当年的政协提案,助力自愿停驶、绿色出行。近年来,他的其他提案同样也离不开摄影,如建议深圳恢复自行车道以及百姓直饮水工程等。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基层摄影家协会的负责人,王琛还致力于打造福田区摄影文化品牌,积极促进摄影艺术交流,推动摄影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丰富和活跃辖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深圳(福田)市民摄影季是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由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区文联指导,由福田区摄影家协会发起并承办的一项惠民摄影文化公益活动。主题公益活动涵盖了福田区众多的文化站和艺术空间,以多样的亲民的艺术形态辐射福田辖区10个街道94个社区。

今年摄影季期间,摄影名家展览、影像放映、摄影书集、专家见面会、摄影公益讲座、经典相机典藏展等众多公益活动共开展50多个活动场次,展览近千件艺术作品,直接受益市民和摄影爱好者近100万余人次,推广人群多达5万余人次。

王琛说,近年来,得益于福田区的大力支持和协调帮助,福田区摄影家协会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摄影主题公益活动。比如,在福田区10个街道、文化站长期设立面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的“摄影书吧”,捐赠摄影图书数千册供市民学习阅读,开展送摄影文化下基层活动,为农民工及残疾人家庭拍送全家福,开展残疾人摄影培训班、摄影讲座等。

摄影在深圳无处不在

影像是呈现文明的,理应带给人光明和美好,这是王琛一直坚持的观点。因此,在他看来,对摄影家来说,积极的心态最重要,而这也正是深圳这座城市所富含的。

“有人曾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但从来没人敢说深圳是摄影沙漠,创新是这里发展的原动力。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的摄影已经非常有名,还有全国唯一的摄影大厦。作为移民城市,原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这碰撞、连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为深圳摄影繁荣提供了必要前提。”

王琛认为,和其他的艺术门类有所区别的一点在于,摄影术是一种消费艺术。传统书法,一支笔一张纸,在家里就能练。国画、油画成本也不算太高。但摄影必须要出去创作,需要相机、胶卷,需要冲洗、放大……经济特区的发展优势,使得许多深圳摄影爱好者较早地获得了第一桶金,从而拥有摄影以及出去摄影的经济条件。而出版业蒸蒸日上,更是对深圳摄影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琛说,上世纪90年代,深圳的一些前辈、老摄影师便已经开始个性创作,拍风光、搞人文创作,何煌友等老一辈深圳摄影人创立的全国摄影“十杰”年赛等高水平平台,以及深圳摄影家与港澳台、国际摄影家三十年的持续交流与聚集,都巩固着深圳摄影一路走来在全国的超前地位。

“深圳人均单反拥有的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深圳有超过80个独立法人的摄影协会,各行业各企事业单位都有摄影学会;还有一大批知名的摄影家,如余海波、贾玉川、杨洪祥等,他们用镜头记录城市的发展,描绘时代变迁……如果以城市为单位来计算中国摄协“金像奖”获奖次数的话,深圳在全国应该也是最多的。”在王琛心里,无论从普及程度、摄影水平还是相关成就来看,深圳都已经具备成为全国摄影之都的条件。在这里诞生一个国字号摄影组织副主席,之于他个人或许偶然,但之于深圳,却是必然。

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后的心情,是王琛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说实话,我心里挺平静的,我不是什么高大上,就是一个平常人,总觉得自己才刚刚起步。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使命感更强了,希望能把中国人的摄影推向国际。”

王琛说,法国东部一个叫沙隆的城市,非常小,却有着世界级的尼埃普斯博物馆(法国摄影博物馆),一百多年前摄影术在那里发明。

“我想今天的深圳也可以成为中国的‘沙隆’,让来自西方的摄影术在深圳开花结果,真正形成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

编辑 黄子芸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