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遗”惊艳阿联酋!辛氏杂技走进迪拜中国学校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4-11-26 15: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中国学校迎来了别具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

深圳市非遗保护项目“辛氏杂技”团队一行16名传承人在罗湖区杂技家协会主席叶茂的带领下走进校园,开展“非遗手牵手”活动。他们以精彩绝伦的表演,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展开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辛氏杂技表演率先登场,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高难度动作,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他们将力量与技巧完美融合,每一个动作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赢得阵阵惊叹与喝彩。杂技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此次演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其创新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艺术在现代语境下的独特魅力。

当高椅杂技表演环节,现场气氛一度紧张起来。演员在高椅堆叠的高处进行惊险动作展示时,尽管出现了细微失误,但同学们的反应令人动容。他们瞬间齐声高喊“加油!加油!”,清脆响亮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同学们目光紧紧聚焦在演员身上,眼神里满是关切与鼓励,那一声声加油仿佛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予了演员支持与信心,让演员能够迅速调整状态,继续完成后续高难度动作,充分展现出了超越表演本身的温暖与团结。

此次活动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演出团队与学校学生的深度互动。演员们化身文化使者,“辛氏杂技”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传授中国国家级保护项目“抖空竹”技艺,耐心地向学生们传授空竹的基本技巧并赠送 25 套抖空竹器具,让 25 名同学在欢快氛围中领略这项有着 600 多年历史的传统文体活动魅力,感受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学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通过亲手体验,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随后的中国舞蹈教学环节中,深圳市雅特文化公司安排10名中国舞演员向10名同学教学中国舞并融入歌曲《同行的人》进行表演。演员们与学生们携手共舞。学生们跟随着演员们的节奏与步伐,逐渐领略到舞蹈艺术的魅力。这一刻,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对话。学生们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表演,展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接纳,象征着中阿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与无限可能。

活动结束后,迪拜中国学校校长对演出团队深表感激,称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民族艺术种子,契合国家境外办中国学校宗旨,有助于国际子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艺术。

此次在迪拜中国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是一场庆祝中阿建交 40 周年的盛会,更是一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践。通过表演与互动交流,深圳文艺团队向阿拉伯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为促进中阿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

(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