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参与志愿护河行动还可以兑换志愿服务,付出不为受益,但我们乐在其中!”刚刚过去的周末,有440多人的龙华区福城街道义工微信群“刷了屏”,义工兄弟姐妹担当“河小二”,掀起了护河爱河的热潮。
组织河道巡查发现并上报可疑排污口,集体在辖区六段河道捡拾垃圾,沿路、沿河向居民讲解护河知识……从今年11月起,福城“河小二”上岗,成为龙华区一道亮丽风景。据了解,“河小二”志愿护河包段制,是福城街道团工委发起的一项志愿服务,由6名义工担任福城六段河道的“河小二”小组长,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护河行动,通过河道巡查、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参与河道治理工作。活动开展两周以来,已经出动义工100多人,派发护河宣传手册、倡议书500多份,辖区居民参与全区治水提质热情高涨。
为了鼓励更多的“河小二”参与志愿护河行动,福城街道又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即志愿者可以将自己积累的志愿服务时间兑换他人的免费服务,同时还能用于参观、学习等。“忙碌一天,我获得5个积分,很有成就感!”福城居民乐平高兴地说,“这样,以后哪天我有事不在家时,就可以免费请义工到家中照顾老人或者小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
据悉,根据《深圳市志愿者表彰和激励办法》,福城街道已出台“兑换服务工作指引”。福城街道团工委副书记方竞妍告诉记者,“河小二”服务一个小时可以得到1个积分,积累到一定水平,除了换服务,还可以兑换小钱包、牙膏、雨伞、食用油、电话卡等日用品。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福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金明表示,志愿服务兑换制度是福城街道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为治水提质做贡献的具体举措,福城街道将构建“以服务换服务、以爱心传爱心”的良性循环机制,倡议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放大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辐射效应,构建爱心之城、文明之城和志愿者之城。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