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到底有啥生物?“魅力大鹏”城市自然探索家计划分享会告诉你
读特记者 刘彦 通讯员 梅戈
2020-09-14 11:38

分享会现场。

9月13日晚,“魅力大鹏”城市自然探索家计划分享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深圳大鹏半岛生物多样性公民科学报告》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组织、美境自然科学总监林吴颖、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城市生态修复专家闻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项先冬、阿拉善SEE企业家代表夏力耘等出席分享会,共话深圳城市多样性保护。

大鹏自然生境地图

共享城市多样性保护经验

本次分享会以“亲近城市 探索自然”为主题,旨在促进多方为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探索性的合作。

在分享会上,来自深圳市十大典范慈善组织之一的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的代表项先冬副秘书长表示:“对城市自然探索家的支持仅仅是一个开端,为提高公众对大鹏半岛、对城市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我们将会持续关注和支持该领域发展。”

南兆旭正在分享。

深圳本土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表示:“只占中国五千分之一面积的深圳生活着超过3万种生命,这是深圳值得自豪的,虽然经济发展为自然的存续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依然存在希望。自然力可以推动实现的和谐美丽的深圳。大家共同努力可以带来改变。“

城市生态修复专家闻丞博士:“每一位普通市民可以参与的城市自然保护行动有很多,比如,阳台上种的柑橘可以引来蝴蝶产卵;空调不开得太低减少能源损耗;参与城市自然探索家记录城市物种,也是为保护作贡献。大家一起去发现这个城市自然里有什么,这些信息经过系统整理后,能更精准地保护城市自然。“

丞正在闻分享(摄影:心忆)。

第一版大鹏生物多样性公民科学报告推出

2020年4月~9月,美境自然开展了“魅力大鹏”城市自然探索家计划,项目成果《深圳大鹏半岛生物多样性 公民科学报告》于昨日发布,详细记录了公众探索的区域、物种鉴定结果,还提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该第一版展示了公民调查的18个自然生境区域,包括10个陆地区域和8个海洋与海岸区域,为保护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物种的鉴定得到了10余名专家的支持。

林吴颖介绍:“截止至2020年8月25日,城市自然探索家和许多的自然爱好者通过生物速查在ISEA自然探索家小程序上提交了1880多条有效观测记录。其中,无脊椎动物的记录最多,为1001条,占观测记录的53%;其次是植物,记录有745条。目前鉴定专家鉴定了26%观测记录,共识别到物种418种。”

公众助力大鹏生物多样性速查

城市里生物多样性的高低,意味着生命保护屏障的强弱。在“双区”驱动和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之下,大鹏新区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正在快速发展。每到周末或假期,公众前往大鹏半岛去享受这片生态净土和“黄金海岸”所带来的惬意和自然,但却比较少有人关注到大鹏半岛多样的自然生境并去观察周围的生物。

生物多样性速查,即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内发现尽可能多的动物、植物及真菌。与科学调查的不同在于,这是普通公众可以参与的、以观察为主的调查方式,也是可以快速获知当地生物多样性概况、对环境和生物干扰较低的调查方式。

在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的支持下,经过约4个月的调查和了解,由公众组成的城市自然探索家们识别并探索了十多处适合市民们去开展生物多样性观察和自然体验的自然生境,将其地理分布以地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公众正在进行自然探索。

挑战与期待

报告指出,在调查的过程中识别出了一些威胁,例如旅游带来的垃圾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游客的环境不友好行为、城市化进程导致的自然环境进一步破碎化、过度植被改造和过度园林化导致栖息地性质改变和破碎化等等。这一问题能否得 到解决,需要从政府职能部门到科研工作者到普通市民从意识到理念乃至实践层面的多重转变。

构建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项覆盖面广且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意见,还需要政企携手,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发力。

给达人颁奖。

编辑: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刘彦 通讯员 梅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