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邮轮旗舰企业爱达邮轮于近日宣布,公司旗下的地中海号将于12月18日正式从广州南沙启航,开启其华南母港航次。目前公布的邮轮航线为2晚3天至5晚6天的国际邮轮航线,覆盖了中国香港、日本的八重诸岛、宫古岛、冲绳、越南的下龙湾、岘港等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届时,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将有机会搭乘这艘“艺术之船”,登临日本海岛,探寻那霸、宫古的古城遗迹;穿行香港街市,感受都市的繁华与魅力;踏足越南海滨,沉浸体验当地特色的文化美食。这艘高端邮轮,不仅承载着游客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向往,更将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更懂中国人”的高端邮轮
爱达·地中海号全长292米、总吨位达8.6万吨,拥有1057间豪华房和套房,可容纳2680名乘客。这艘豪华邮轮素有“艺术之船”的美誉,全船以欧洲文明的诞生为艺术源泉,再现昔日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神秘、浪漫与宏伟图景,优雅地重现了地中海古典文明的经典与永恒,为宾客开启奇幻的地中海文明探索之旅。
《风情地中海》表演
在保留其地中海风情艺术特色的同时,爱达·地中海号引入了更多中西融合的创新体验。宾客可以邮轮上享用到高品质的环球美食和亚洲地道风味;可在奥西里斯大剧院欣赏全景歌舞秀《风情地中海》,或加入各种精彩主题狂欢派对,还可以体验到爱达东方音乐会等爱达品牌独有的“邮轮+文化”的创新文旅体验。
爱达·地中海号美食
地中海号的总监David Wong介绍说,作为行业内的后起之秀和国产品牌,爱达邮轮的亮点在于“更懂中国人”。
在美食方面,除了国际邮轮的餐饮标配 —— 牛排、羊排、龙虾、挪威三文鱼、精致西点,红酒和精酿啤酒,地中海号更是结合岭南地区的特色,用粤式自助餐、传统粤式点心、传统粤式甜品、港式饮品以及特色火锅来慰藉客人的“中国胃”。注重健康的宾客还能品尝到各式滋补汤品、应季菜肴和养生茶。
在休闲娱乐方面,除了晚间娱乐王牌《风情地中海》歌舞秀,客人也可以享受安静的阅读时间,聆听“海上航家讲坛”,欣赏粤剧、高胡演奏,或者亲身体验纸鸢、宫灯、油纸伞拓片等非遗手工制作。此外,除了在健身房“撸铁”,爱达•地中海号的乘客可以解锁甲板上的瑜伽课,养生八段锦,老年乘客达到一定比例的航次更有老师领跳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场舞。
爱达•地中海号的船长卡尔切夫•拉多斯拉夫来自保加利亚,拥有二十多年的邮轮行业工作经验。他特别提到,船上的娱乐团队将为乘客准备了一场诚意满满的东方音乐会,让客人们重温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
此外,爱达•地中海号在内饰风格上极具艺术感。各种风格的油画、雕塑随处可见,中庭摆放的意大利艺术家原创雕塑作品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这艘邮轮的艺术氛围。如果有专人讲解这些艺术品,抑或有画册或者作品目录供客人查阅就更好了,”航季正式开启前应邀体验邮轮的深圳市民王小姐说。
据悉,目前,爱达·地中海号拥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800余名船员,多元文化的背景不仅丰富了团队的专业能力,也增强了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而这一切都是期望让每一位登船的旅客不虚此行。
奥西里斯大剧院
中国新兴邮轮市场爆发式成长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邮轮旅游似乎是遥远的。很多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海上钢琴师》 —— 神秘的大西洋上,邮轮属于手握香槟在甲板上看日落的一小群人。
事实上,国际邮轮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至8000美元时,邮轮经济会迅速到来。据悉,中国人均GDP在2012年便超过了“邮轮经济”指标的底线,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更早便具备了发展邮轮经济的基础。
市场的成熟也吸引了众多品牌进入,2006年,意大利歌诗达邮轮进入中国。随后,皇家加勒比游轮、嘉年华邮轮集团、诺唯真邮轮、MSC意大利地中海邮轮等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此后,我国邮轮游客量年均增长在40%以上。
中国邮轮产业从无到有,弯道超车,自2006年到2019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国际邮轮行业先后在华部署了23艘邮轮,包括为中国市场定制的12艘新船,推动了中国新兴邮轮市场的爆发式成长,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邮轮市场,并驱动亚太地区成为北美和欧洲之后的第三大区域市场。
2020年1月29日,受疫情影响,中国邮轮市场全面停航三年,直到2023年9月18日,交通运输部宣布中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当年9月30日,中国自主品牌邮轮爱达•地中海号开启以天津为母港的国际航线,至今已经运营80个航次,服务近15万国内外宾客。
爱达•地中海号露天甲板
据邮轮行业人士表示,经过十余年市场规模每年翻一番的高速发展,中国邮轮经济已初具规模。此轮行业复苏后,市场规模保持每年20%的增速并非没有可能。如此充满想象力的市场前景自然吸引了一众投资者摩拳擦掌。
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新造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已于2023年底交付使用并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标志着中国成为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之后,第五个能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推动大湾区文旅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湾区港口众多、经济发达、人口基数大,是众多邮轮品牌必争的市场,爱达邮轮也将其作为重要区域,爱达·地中海号于12月开启从广州南沙出发的新航程。该公司在此前还宣布,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交付后将正式在广州南沙邮轮母港开启国际航线。
据介绍,相较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爱达·花城号总吨位更大,长度也比爱达·魔都号长。爱达·花城号以“花城”广州为灵感,融合了岭南乃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元素,重新诠释东方与西方、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花城”概念,让每次航行成为全新的感官沉浸和文化探索之旅。爱达邮轮还全面优化和升级爱达·花城号在产品理念、文化体验、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智能科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设计和实施,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海上丝绸之路元素,为宾客打造更鲜活的海上文旅融合体验。
爱达邮轮对大湾区文旅消费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邮轮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以其省时、省力、省钱、省心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家庭、情侣和团建游客的关注。另一方面,邮轮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港口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爱达•地中海号银匠餐厅
据了解,邮轮具有1:14的带动效应,即1元的建造端的投资带动邮轮经济14元的产出,包括机械制造、材料、电气自动化、旅游、餐饮、酒店、房地产等。仅按照“爱达·魔都号”54亿元的首艘船造价来算,就有756亿元的溢出效应,国产大邮轮带动了价值近千亿元的产业链。
2022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文件,提出6方面19项意见,从制造、供应、消费、人才和财政等多个领域鼓励邮轮产业链发展,大力推动邮轮旅游。根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和上海社科院联合发布的《邮轮对中国的经济贡献》研究预测,到2035年,邮轮对中国总体经济贡献值有望达近5500亿元人民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在华南地区的业务布局,持续推出结合岭南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多样化航线和产品。”爱达邮轮首席执行官刘辉表示。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丁薇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李天军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