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方兴未艾,其活力和潜力透过本届高交会可见一斑:从“国字号”展商在国之重器专题馆内的重点推广,到专设生物医药展馆内企业云集,从论坛和配套活动的场面火爆,到展区内观众嘉宾的热情体验,无不彰显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澎湃动力,也给深圳将其纳入“20+8”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带来更多期待。
高交会“大舞台”展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引擎”
走进高交会现场,9号馆“国之重器/科技巨头产业链”的中国科学院及其下属研究机构的生物医药成果备受瞩目。作为国内生物医药研发的龙头单位,上海药物所带来的肿瘤创新药物发现及新型多糖GFPBW1、靶向肝靶向THR-β激动剂、GGR5拮抗剂塞拉维诺等一批分别治疗肿瘤、肝病、艾滋病的应用研究成果,极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深圳先进院参展的130多项成果中,来自“医疗设备与科学仪器”“生命健康与合成生物”等主攻方向的贡献占相当比例,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合成生物、脑科学、医学成像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如提取自海洋生物贻贝的粘蛋白,是借助高通量合成生物和人工智能(BT+IT)双核驱动技术平台开发的新功能、低成本、绿色可持续的组织修复创新生物材料;针对每年导致40万人死亡的疟疾,联合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合作研发的青蒿素相关项目,有望将成本降低至100美元/公斤,推动建立世界领先的合成青蒿素生物制造体系;作为国家863计划“肿瘤患者体细胞治疗制品临床级细胞分离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之一,“临床级细胞分离装置”技术指标达到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对肿瘤靶细胞的捕获、冲洗、收集可实现高纯度、高效率的细胞分选,已取得2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透过高交会的“大舞台”,记者和观众们无不感受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这如同一个澎湃的“强引擎”。
展览板块,特设8号馆“生物医药”展区,聚集了迈瑞、稳健、北科生物、宝安区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等百家展商,成果涵盖医药、生物技术、医学检验、高端医疗领域,吸引众多客商洽谈和观众体验。
论坛板块,生物医药产业最具活力。首届细胞基因治疗国际论坛暨第二届新型疫苗及生物制品发展论坛、高交会“院士论坛”细胞与基因技术应用与转化论坛暨重大项目签约、中国(深圳)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抗体药物与新药研发创新论坛等达十余个之多,前瞻热议创新生物医药、细胞与基因治疗、精准医学等热点领域和话题,现场座无虚席。
首发产品突显生物医药微创环保精准安全“深潜力”
综观本届高交会“大舞台”,首发首秀产品中生物医药品类占据了半壁江山:基因扩增仪、细胞计数仪、细胞仿生培养技术、小分子偶联药物技术与新药研发、代谢类疾病的口服和长效治疗多肽、慢性乙肝治愈的新型疫苗等目不暇接,给众多患者和家庭带来生存曙光,也展示了生物医药在微创、环保、精准、安全方面发展的“深潜力”。
“高交会的新技术、新产品之多,让人震撼,且贴近民生。”15号馆“国际科技成果”展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生物物理与细胞工程研究所展区负责人克里茨基·乌拉其米尔说,“我们首次亮相高交会,也带来了应用细胞治疗肿瘤、帕金森症、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期待借此平台与中国大型医疗机构达成合作,给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通过材料创新,稳健最新取得的‘医用三抗无纺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已应用于手术衣、手术护垫等,为提升医疗安全进一步强化了无菌屏障。”稳健医疗展区负责人李立介绍,“亮相于高交会的还有应用了棉里层设计的新型生物降解全系列口罩,既保持优异防护性能,又大幅高佩戴舒适度,更将一次性无纺布口罩降解所需450年时间缩短到仅需180天,达到全球较高的降解率水平。”
“李嘉诚基金会今年9月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赠的海声刀系统,是全球首批突破性的肿瘤治疗仪器。预计再需一年半,全球第二家超声波组织碎化技术医疗仪器也将在深圳投产并走向世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奥昇医疗项目研发总监周辉博士边现场演示设备边介绍说,“该创新设备利用聚焦超声波产生的冲击空化效应,无创精准完成实体肿瘤病灶靶向摧毁,并在其空化分解后快速为人体组织吸收。我们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机构的合作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无创消融治疗选择。”
深圳放眼全球强链补链打造生物医药“金未来”
透过高交会的“大舞台”,时间也将见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金未来”。
2023年深圳首次将生物医药纳入“20+8”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壮大,辐射大健康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而作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主战场,坪山区在高交会上也为最新投用的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作专场推介,为医药产业招才引智、强链补链。
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廖文介绍,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特点。坪山区15年励精图治,已成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企业已超过1200家,近6年年均复合产值增长率超20%,吸引赛诺菲巴斯德、新产业生物、理邦精密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上市公司,建立了13个专业园区和一批创新平台,2023年创造生物医药总产值达258.4亿元。坪山区将发挥好作为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引领作用,联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平台、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优势,深耕细胞与基因治疗、多肽类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细分赛道,加速迈向“千亿产值”。
“生物制造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深圳将生物医药纳入20+8产业集群,正当其时,显示了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作为高交会论坛演讲嘉宾的兴湾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丹认为,“对比长三角、环渤海区域,深圳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国际优势,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对于新型药物研发体系的建立、医疗器械的创新攻关都极具物质基础、人才基础与合作基础。深圳生物医药发展的突破口应放眼全球市场,在细分赛道创出一片广阔天地。”
编辑 温静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