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今广东完成海岸线整治近300千米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周可
2024-11-14 22: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茂名联合举办2024年“关注海上新广东”合作交流活动,深入挖掘海洋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价值,为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注入“蓝色动力”。据悉,2023年,广东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约1.8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18.9%。今年上半年,全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9200多亿元,保持稳步增长。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陆桂华表示,闽桂琼等省区在积极进军海洋,香港澳门在发展海洋产业等方面也积累宝贵经验,要进一步推动粤闽桂琼海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广东与港澳深化合作,助力大湾区海洋经济深度融合。广东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凌锋表示,合作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最大依靠,要进一步推动完善海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人才、生态保护、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海岸带是海岸线陆海两侧的延伸区,也是海洋产业的集中承载区,还是重要的蓝色生态屏障,更是打造陆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主战场,对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大陆海岸线长逾4000多千米,居全国首位。海岸带区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滩涂面积超2000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海湾510多个,优质滨海沙滩170多处,红树林106平方千米。海岸带区域集聚全省超85%的人口,创造超92%的经济总量。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副司长赵培剑指出,关注海上新广东,需要更加关注自然岸线保护,更好开展海洋空间要素保障,更多关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有力的政策供给,进一步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广东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介绍,2019年至今,全省共计完成海岸线整治近300千米,魅力沙滩打造25千米,海堤生态化建设39千米,滨海湿地恢复超2400公顷,美丽海湾建设30个,湛江、珠海等多个生态修复项目先后入选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据了解,2019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进广东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立11个省级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综合示范区,茂名水东湾新城海岸带保护和利用综合示范区便是其中之一。通过示范区建设,水东湾新城完成11.1千米岸线整治修复、4个魅力沙滩建设和34.6公顷滨海湿地恢复,有效改善和恢复海岸带功能和生态环境,打造中国第一滩景区到晏镜岭“两点一线”黄金海岸线。

编辑 李斌 审读 李璐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周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