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数字经济乘风起,前海宝安乘“数”起飞!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文
2024-11-12 20:42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宝安产业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挖掘好这座“数字富矿”,将对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带来深远影响。

11月12日上午,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启动仪式在前海宝安会展湾云岸广场举行。活动发布了由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印发的《高质量推动前海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为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数据特区”前海启动区、深圳市数据安全产业园、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大湾区总部进行揭牌。

探索“数据特区”建设

前海谋划22项任务跑出加“数”度

近年来,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世界各国正在抢抓抢占的新机遇、新赛道。

那么,数据要素究竟有哪些作用,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丙万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数据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高效,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并且,数据在消费和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也有助于满足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提升我们的消费体验。此外,在社会治理上,数据还有利于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为执法工作提供可行工具,以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同时,数据要素的集聚发展将打破数据的孤岛效应,形成庞大的“信息库”和“资源池”,推动高效配置和决策。“数字特区”,名副其实,是数据跨境流通的承载区,也是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次前海出台的《实施方案》,旨在依托前海国家战略平台优势,先行先试,开展“数据特区”建设探索,实现数据要素便利、高效、安全跨境流动,推动数据要素活跃、健康、有序交易流通,引导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与创新应用,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支撑深圳数据要素集聚区任务建设,将前海打造成为全国性的数据要素集聚发展高地。

《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从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流通交易服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场景应用创新示范、产业生态培育赋能等六个方面系统梳理谋划共22项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将引育数据要素领军企业不少于50家,数据要素赋能相关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形成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场景不少于30个、数据跨境融合应用场景不少于20个,累计撮合数据交易额不少于30亿元,带动数据要素相关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不少于100亿元。

市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海将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着力破除阻碍数据要素流动流通等方面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开展“数据特区”建设,系统构建一套数据跨境流动服务体系,打造数据跨境基础设施、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和国际数据产业园等三大平台,形成“X”个典型应用创新场景,全面、系统、综合推动前海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助推前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前海还将联合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宝安区等单位积极出台算力设施使用、科创孵化空间、领军人才引育等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为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大数据产业平台集中亮相

打造全国性数据要素集聚发展高地

启动仪式上,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数据特区”前海启动区、深圳市数据安全产业园、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大湾区总部共同集中揭牌。

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由深圳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人民政府以及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共同发起,既是前海“1+3+X”国际化数据要素集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重要组成平台之一,也是“数据特区”前海启动区,将作为数据跨境流通服务承载区和数据产业集聚地,聚焦国际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对接、规则衔接、标准制定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着眼国际数据合作、企业集聚发展、产业生态培育、数据产权登记和流通交易等基础配套服务。

据悉,园区将系统打造“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支撑服务体系,按照“启动区+集聚拓展区+全域数据特区”三步走战略,建设“共建、共享、共赢”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为前海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预计到2025年底,园区有望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10家,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到20家以上,产值突破2亿元,力争获批国家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数据产业地标。

深圳市数据安全产业园是集数据安全核心技术、产业生态、引才育才于一体的创新型产业园区,专注于强化数据安全产业生态融合和强链补链,构建数据安全自主创新体系,构筑数据安全人才集聚高地,打造深圳品牌,孵化本地数据安全市场主体,支撑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前海)数据跨境流动综合服务中心是在广东省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指导下设立的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机构。服务中心将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五楼设立服务专窗,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辅导、场景培育、应用推广等全流程、一站式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

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大湾区总部是由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面向大湾区搭建设立的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将在理论研究、政策建议、标准制定、产业合作、人才培养、宣传推广、活动组织等方面为大湾区数据产业建设发展提供平台、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撑。

活动举行了跨境数据空间工业应用场景创新实验室合作意向签约仪式,该实验室旨在打造面向工业领域全国首个跨境可信数据空间,破解工业企业数据流通难题,为深圳数据特区建设提供工业领域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场景示范,推动深圳市工业发展迈上国际化新台阶。

现场还举行了数据产业基金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发布了前海-宝安数据经纪人产业“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上线了前海可信数据空间见证服务平台。

前海宝安携手共进

占得数据产业发展先机

当前,数据已成为构建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各地正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其在全国率先启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形成了“1+2+3+X”的总体改革思路,创新提出构建两级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在此背景下,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的启动,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集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此次前海与宝安在数据经济产业开展了进一步合作与尝试,也是双方结合各自优势资源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大举措。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陈能军认为,“前海作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拥有众多高端服务业企业和创新资源。宝安则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产业资源,是深圳的工业大区、产业大区。前海宝安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有着重要价值。”

在数据产业方面,宝安区具有良好的基础,经过调研经营范围、企业专利等,数据产业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领域包括制造、商贸、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等,数据要素应用广泛。宝安企业丰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申报的“数字孪生”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项目,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城市治理赛道全国一等奖。

正是如此“默契”的优势互补,让前海与宝安在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建设、产学研对接、跨境数据合作等方面释放出了“1+1>2”的融合效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前海与宝安联手华为落地了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创新中心,聚焦培育数据要素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促进深港跨境数据交易,以生态汇聚、企业赋能、联合创新、人才培养、品牌打造等多举措,赋能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在跨境金融领域开展了试运行,促进深港数据要素安全、合规、高效流通,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省数据要素产业协会会长朱立锋认为,“上述成绩表明深圳在数据要素方面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此次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的启动,开启了大湾区数据要素集聚的新篇章,将集中充分的数据要素,形成一定的产业生态,在全国的数据研究中走出一条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的道路。未来,前海与宝安在这一领域将大有可为。”

(图片由宝安区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