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多!宝安4家社康中心获评深圳市旗舰中医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郑虹 黄建文 文/图
2024-11-11 17: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举办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机构旗舰中医馆授牌仪式,全市14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入选,其中宝安区有4家,分别是宝安区中医院凯旋社康中心、颐年社康中心、宝文社康中心,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社康中心,总数在全市各区中排名第一。这不仅标志着宝安社康中医药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全面的中医药服务,更是宝安区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建机制、强链条、兴文化,聚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例证。

建机制

率全市之先出台社康中医药工作规范

与普通中医馆相比,入选旗舰中医馆,中医药特色在哪里?此次获评旗舰中医馆的4家社康机构,中医优势各异,满足居民不同的健康需求。凯旋社康聚焦“治未病”这一领域,联合眼科、儿童医院推进医防融合眼科项目;宝文社康则与医院老年病科合办记忆门诊,开展深受居民好评的“小小中医师”等活动;颐年社康则致力打造中医医养结合医院,创新安宁疗护服务;沙头社康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体质辨识、健康干预等项目。

据悉,旗舰中医馆建设是深圳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宝安区以创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为抓手,聚焦社康机构中医药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加强社康旗舰中医馆、中医阁建设,实现100%的社康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社康中心设置中医馆,提供六类十项以上的适宜技术,20%的社康站建设中医阁,提供四类六项以上的适宜技术。此外,宝安区还成立了社区中医药服务质控中心,推动出台深圳市首个《社区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工作规范》,对社康提供中医药服务制定全面且可执行性强的要求和标准。

深圳市旗舰中医馆环境古香古色

强链条

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四大工程”

一直以来,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围绕上级相关工作部署,围绕“创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的总目标,全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四大工程”(即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岐黄人才培养工程、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让中医药焕发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宝安通过全力创建全国首批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加快辖区三家中医类医院特色发展。宝安区中医院积极探索无陪护病房新护理模式,启动全区首个无陪护病房试点。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新增国医大师王新陆、全国名中医庞国明、董福慧等3个国家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粤东蔡氏女科学术流派大娘巾妇科、江西中医药大学热敏灸等流派,加快建设“一经典六中心一高地”特色平台。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宝安区深入实施中医药岐黄人才培养工程,于今年成功引进7个中医药高层次医学团队,其中市级5个、区级2个,目前总数达16个。评选宝安区中医药首席专家2人(中医儿科、脾胃病科);54人入选市级以上人才项目。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方面,宝安区中医药科研立项捷报频传,2024年中医药获批6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宝安区中医院更是搭建了全国首个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可用性测试平台,为中医药科研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宝安区依托顶尖科研团队,率先实施医院中药质量保障工程,开展临方中医方剂个体化制剂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此外,宝安区还大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儿童体验中医眼视力保健项目

兴文化

让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一半城市烟火,一半杏林药香。”当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刚刚于欢乐港湾落幕的中医药养生游园会暨2024年宝安膏方节主题活动,三天线上线下共吸引超百万市民朋友争相打卡便是最好的答案,中医药服务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这反映出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了解中医养生理念,认同中医药传统文化,也意味着中医药文化传播迎来了新的契机。

这一年,宝安致力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参与形式和表达方式,对中医药进行时代化、创新性阐释。宝安区中医院颐年社康中心荣获深圳市2024年度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则致力于建设中医传统功法示范基地,引进知名专家吴会东教授,组建养生功法团队。

在推广方面,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成功承办了第一届中医太极文化节深圳站论坛,同时,“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项目也获得了深圳市示范项目称号。此外,张恩欣教授受邀参加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名老中医传承带教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展出,宝安区中医院还在深圳国际妇女汇和香港圣公会圣西门吕明才中学开展了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

中药养生茶饮火热出圈、中医药文化养生市集备受欢迎……中医药融入宝安市民朋友的日常点滴中,“中医药+”也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的流量密码。未来,宝安还将积极探索,让中医药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赋予中医药更强的生机和活力。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新的打开方式。

市民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小小孙思邈”活动深受青少年喜欢

四家旗舰中医馆中医药服务亮点纷呈

凯旋社康:中医预防保健领航者

凯旋社康中心中医馆设施齐全,涵盖名中医诊室、推拿治疗室等,提供多样中医外治疗法。作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领航者,该社康在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治未病”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医药基层示范的典范。

宝文社康:中医药文化宣教新阵地

宝文社康中心中医馆不仅提供丰富中医服务,更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如“小小中医师”等活动,让居民在体验中感受中医魅力,深受好评。

颐年社康:中医医养结合先行点

颐年社康中心中医馆设立治未病中心,提供多样中医诊疗。其安宁疗护服务与中医适宜技术结合,创新服务模式,同时开展中医药文化夏令营,传承中医文化。

沙头社康:中医康复设备齐全高效

沙头社康中心中医馆配备11种康复设备,提供全面中医诊疗服务。针对颈椎病等疾病效果显著,同时传承中医传统诊疗,代煎中草药,解决患者后顾之忧。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郑虹 黄建文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