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学人文关怀,中山七院这样打造“人文型医院”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陈泽淳 文/图
2024-11-09 17: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医学人文关怀应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主要内容包括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医疗卫生机构人文关怀建设、崇高职业精神弘扬等3个方面。

记者8日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获悉,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中山七院深入贯彻落实《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早在建院之初就明确提出要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并从顶层设计上布局临床医学人文建设,从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创举。

中山七院院训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敢闯新路,完成多个“首创”

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医学生方面,中山七院坚持“医文融合”,把人文教育深植于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之成为树人的血脉、育人的泉源。在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中,中山七院敢为人先,敢闯新路,完成了一批“首创”——

设立全国首个在医院里的医学人文教研室,破除了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从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或教研室的资深临床带教老师中遴选并培训师资,将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于医学专业教学中。

主编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人文导论》(第1版),为医学人文教育打造奠基之作,并开设《医学人文导论》《医学、社会与文化》等医学本科课程,优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医学人文教研室主任程瑜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照护人类学概念,出版国内第一本护理学与人类学交叉学科教材《照护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中山七院在院内建设了开放式院史馆,通过弘扬中大医科“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大医精神,让百年中山医代代相传的崇高人文精神涵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医学人文认知的增强和医学人文认同的提升,最终要落实到医学人文实践中来。

中山七院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小课、病例讨论、床边教学、病案采集、现场指导等日常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医学生进行熏陶。医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和医学人文理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叙事医学实践,通过倾听患者讲诉生命故事、患病经历、患病体验,学会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构筑信任关系。学生还需要撰写平行病例和反思性文本,主动思考和理解患者在疾病之外的生命境况,学习与患者同呼吸、共患难,最终达到共情、共识。

医疗卫生机构人文关怀建设:

将人文沟通融入接诊的每一个细节

“好的医疗,一半是技术,一半是人文。”这是中山七院何裕隆院长常说的一句话。中山七院从顶层设计上推动临床医学人文建设,提出“奋力打造人文型、智慧型、创新型、研究型国家高水平综合性医院”的战略目标,医院从组织建设上发力,成立“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和“医学人文部”,专门负责临床医学人文建设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研究中心由院长何裕隆和党委书记陈起坤亲自挂帅,医学人文部则下设于党委办公室,在党委领导和党建引领下推动人文服务落地。医院将人文沟通融入接诊的每一个细节,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同时,医院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党员门诊人文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

中山七院医学人文理念贯穿全民全生命周期,主动承担起了对安宁疗护的探索,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瑜教授牵头申报并于2020年获批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惠及全民、政府兜底、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的建设理念,并着手在深圳初步进行试点,实践效果良好。此外,中山七院的人文研究成果为广东省卫健委出台相关文件提供经验,还编制了深圳市安宁疗护医疗、护理、社工操作指引等临床人文服务指南文件;牵头编制广东省和深圳市安宁疗护社会工作的地方标准等。

据悉,中山七院人文关怀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得了充分认可。医院获得2023年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医务社工与志愿者制度获国家卫健委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通报表扬。

中山七院人文空间

崇高职业精神弘扬:

传承大医精神,高扬人文旗帜

中山七院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源于中山医“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大医精神的传承。

在中山七院院史馆,柯麟、谢志光、梁伯强、陈耀真、陈心陶、林树模、秦光煜、钟世藩、周寿恺等老教授的故事,总能吸引医护人员驻足,凝视,思索,交流。在耳濡目染中,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党委书记陈起坤常说,中山七院技湛德高的学科带头人,是七院文化传承和践行的核心灵魂人物,代表着七院老一辈专家教授的优秀精神品质,肩负着将中大医科精神传承下去的光荣使命。而党委办公室宣传科打造医学人文宣传平台,通过“医路四十载·桃李芬芳”“老党员的岁月”“七院名医”等系列专题报道和视频专访,宣介人文关怀先进事迹,启迪医务人员修医德、行仁术。

医院还通过报道援疆、援藏、援非、安宁疗护等医生故事,以身边榜样传递人文力量,引导医务人员将对患者关心关爱成为自觉;并通过趣味海报等形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人文精神,引发青年医务人员的共情、共鸣、共振。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陈泽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