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北京时间11月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刚刚落幕的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深圳市从64个国家和地区等429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城市大奖”,充分彰显了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卓越实力和巨大潜力。
据了解,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以下简称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及转型的主题展会,自201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四届。大会获得联合国人居署、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C40、欧盟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机构在平行论坛和活动、生态宣传、品牌合作、组织展团等方面的长期大力支持。大会设立了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包括“城市大奖”“创新大奖”“行业主题类别大奖”和“领导力大奖”4大类别奖项。其中,“城市大奖”每年全球只能有一座城市获得,是大会设立的最高荣誉。大奖经由上述国际和区域机构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层层专业评选得出,专业度高。
深圳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主办方供图)
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于11月5日至7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主题为“Live Better”,主要活动包括1场开幕式、276+场论坛与周边活动、8万平米智慧城市展区、300多场企业闭门会议和1场“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颁奖典礼等,吸引了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来自146个国家的850个城市代表团参与以及微软、英伟达、亚马逊、德勤、毕马威、戴尔、ROSHN、思科、安讯士、世行、EIT Urban Mobility等1100家国际知名企业参加,其中,15%来自于西班牙本土,85%来自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大会期间,深圳还举办智慧城市推介会,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助力深圳企业业务出海。深智城集团、深圳数据交易所、华为、腾讯等企业进行了成果宣介。
深圳此次申报参评的“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方案”紧扣“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标杆,让城市更智慧生活更美好”主题,不仅融合了深圳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还汇集了多个亮点案例。大会认为,深圳在使能技术、出行、能源与环境、治理、产业与经济、宜居和包容、安全与应急和基础设施与建设等关键领域,全面展现其创新成果和优秀解决方案,并以其独特的城市建设理念、基础和格局,打造了一个智能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字化城市。
数字孪生平台是深圳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是深圳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大工程。
近年来,深圳聚焦“惠民、兴业、优政”,以“数字孪生”“极速宽带”“全球数字能源”“人工智能”等“四个先锋城市”为牵引,有序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加快培育和发展以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努力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全业务融合和全场景智慧,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的服务。
在政务服务方面,深圳打造了掌上服务型政府“i深圳”APP,让市民“一屏智享生活”。该APP汇聚生、老、病、养,学、住、行、游等个人全生命周期、城市全业务场景服务资源,接入服务事项超过8600项,全市95%以上个人政务服务事项均能“掌上办”。“i深圳”还汇聚了包括身份证、驾驶证等在内的407种电子证照,成为市民的掌上证照卡包,支持办事、出行、看病等多个高频场景电子证照应用,助力打造“无实体卡证城市”。“i深圳”国际版已上线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9个外语版本,为外籍人士提供政策法规、城市资讯、旅游指南以及高频涉外政务服务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i深圳”注册用户超2000万,指尖服务超70亿次。
基于“i深圳”APP的“超级快充”专区是一款专为电动汽车车主打造的充电神器。在“i深圳”APP首页点击“超级快充”按钮,即可了解附近的充电站以及空闲充电桩数量,还可实现一键导航至充电桩,提供充电桩的实时使用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等待。
在社会治理方面,为解决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烦心问题,畅通市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把市民身边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深圳于2022年启动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将全市537个民生诉求渠道进行整合,打造了“@深圳-民意速办”平台,让群众反映诉求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实行民生诉求办理全流程实时展示,让诉求办理像网购一样全过程可视可溯。近年来,平台年均办理市民诉求超过3700万件,90%左右的诉求能即时办结,市民总体满意率超过99%。
今年6月28日,深圳法院正式上线运行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1.0),标志着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在深圳正式启用,以新质生产力助力审判工作现代化。系统上线以来,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结案效率同比上升28.14%,深圳中院民商事案件结案效率同比上升39.60%。
在城市治理方面,初步建成全市域数字孪生底座,融合了近万个重点建筑物BIM精细化模型,建立了城市基础空间、管理对象和物联感知3大类、25小类的数字孪生数据体系,发布超4000项数据服务。建设孪生应用场景超200个,打造城市水务监管一张图、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轨道交通五期规划设计等行业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推动后海、香蜜湖、光明科学城等城市片区数字孪生综合应用。比如,通过打造城市洪涝灾害防御应用,依托水务一张图、洪涝灾害风险模型以及各类工况预案库,通过三维模型开展重点片区洪涝灾害仿真模拟和影响区域分析,增强内涝风险识别精准度,探索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新路径。在香蜜湖数字孪生综合应用片区,依托高渲染能力直观呈现复杂的地上下空间规划,辅助开展城市天际线审视、城市景观设计、项目方案比选等数字化决策,推动建立重点片区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管理模式。
深圳目前已在多个范围内设置多个人工智能清扫试点,清扫机器人既可以自动清扫,也可以由技术人员或环卫工人用手持终端控制。这款机器人装有感应装置,能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主避障及紧急制动,保障安全。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市将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个更加温暖、更加包容、更加令人向往的城市,努力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智慧城市发展的展示窗口。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