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欧美市场到新兴区位布局,从把货卖出去到建立海外产业链,大湾区的产业集群正在引领中国企业的出海新范式。在此背景下,以“中国品牌出海与供应链护航”为主题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新知讲堂暨供应链创新论坛11月1日在广州召开。十余位中欧教授、校友和校友企业高管从供应链全球化趋势、跨境电商、产能与产业链出海、数字化赋能等多个维度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实践和观点,为湾区企业提高海外品牌及供应链运营能力建言献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京东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席教授、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中欧-震坤行供应链与服务创新中心主任赵先德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了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中国企业可通过建立海外品牌,借助跨境电商和产能出海两条路径来抵消当前政经环境下的关税等不利因素。这两条路径各具挑战,但破局的关键都是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维和能力。“供应链能力,是支持中国企业出海的硬功夫”,赵教授直言。
赵先德教授进一步解读了SHEIN等5家大湾区跨境电商品牌的案例,德国英飞凌的产能出海案例,并以日本汽车产业链的抱团出海和中国汽车产业的当前实践为例,展望了从产能出海到产业链“抱团”出海的演进趋势。从这些案例中,赵教授为中国企业的扬帆出海归纳出“四步走”的发展建议,即“谋定而后动”、“夯实地基”、“提升品牌力”和“持续发展”。即:在出海之前就要做好供应链的布局和角色定位;建立可复制的数字化能力并将其用于跨越边境的信息整合、计划协同与工作流协调;借助供应链中的合作、学习与创新来推出独特和当地化的产品及服务,以此来突破同质内卷,提升品牌形象;探索“抱团出海”等新型商业模式,以更快速和灵活的方式拓展海外业务,实现持续发展。
除主题演讲外,论坛还举行了“供应链出海与数字化”和“新锐品牌与跨境电商”两场圆桌对话。本次论坛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深圳校区,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中欧校友会广州分会联合主办。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