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正式启用,为深圳广大青少年、儿童送上一份“健康礼物”。作为目前深圳市最大的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的规模是福田院区的两倍,日门诊量可达1万人次。该院区启用后,将大大增强深圳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供给,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一院两区”的格局形成后,市儿童医院将对标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努力打造大湾区高水平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内一流儿童友好型医院。
▲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陈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吴红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李卓、龙华区委书记王卫,龙华区领导蓝涛、王殿甲出席启用仪式。
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位于龙华区民治大道与民康路交会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床位数1500张,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属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地上共16层,地下设3层停车场有1500个停车位,地下室则与地铁5号线民治站无缝接驳。新院区启用后,市儿童医院将进入“一院两区”的全新发展阶段。
启用仪式上,吴红艳表示,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的启用,是深圳市进一步提升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市儿童医院以新院区启用为契机,聚焦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持续推动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努力锻造一流儿科医学专科,打造立足深圳、服务大湾区的一流儿童医院,为建设健康深圳、实现病有良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李卓表示,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建筑工务署始终坚持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化信任为责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在深圳市、龙华区各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明确参建各方特色,形成强大合力,全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接下来将坚持移交项目不移交责任,移交项目不移交服务,持续做好后续工作,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全力打造让市民满意、社会认可的民心工程。
王卫表示,市儿童医院是全市唯一的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肩负全市及周边地区儿童健康医疗保障的重任。市儿童医院在龙华设立院区,是市委市政府对龙华发展的大力支持,让龙华备受鼓舞。龙华将持续加强对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的服务保障,为院区高水平运营进一步创造良好环境和优越条件;继续立足“病有良医”工作目标,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做好交通疏导、引育名医团队,以更优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让龙华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启用当天,龙华院区还举办义诊,14名儿童医院专家为到场的患儿提供免费咨询问诊。
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乘车指引
地铁:地铁5号线民治站,B出口步行100米。
公交:乘坐620路;B917路(B线);E7路;M112路;M152路;M156路;M193路;M225路;M262路;M282路B线;M302路;M392路;M453路;M500路;M577路,至民治地铁站
乘坐B917路(B线);M134路;M156路;M363路;M453路;M521路;M537路;M572路;高峰专线96号,至皓月花园站
自驾:可至院内地下停车场、东边商业大厦停车场。
相关新闻——
首期开设16个门诊 建四大特色诊疗中心
记者获悉,随着龙华院区的正式启用,市儿童医院进入“一院两区”全新发展阶段。位于福田院区的科教综合楼正在建设,将于2026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后,两院区的编制床位将达到3400张。未来,福田院区将继续做大做强品牌学科,发挥深圳市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龙头作用,打造高水平儿科专科群及科研教学培训中心,成为全市儿童医疗人才培养和科研进步的“引擎”;龙华院区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未来将利用院区空间优势,围绕儿童保健与康复,全方位提供儿童健康保健服务,同时打通福田院区部分专科的发展瓶颈。
▲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为孩子设置了“奇妙观影厅”。
首期将开设16个门诊
龙华院区启用后,儿童患者“挂号难”、部分择期手术排期长的问题将得到较大缓解。龙华院区试运营期间,首期开设16个门诊,每天将有20~25名医生出诊。届时,在龙华院区门诊三楼,将设有门诊一区和门诊二区。其中,门诊一区以内科专业方向科室为主,包括内科综合门诊、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肿瘤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康复科;门诊二区以外科专业方向科室为主,包括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专科、胸心外科、皮肤科、眼科。
此外,为保证急危重症患儿的看诊需要,急诊科24小时接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4小时接诊急诊患者,暂不开设门诊),并设有内科综合病房、外科综合病房两个住院病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未来,随着龙华院区步入正轨,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服务。
“虽是新院区,但我们的诊疗服务是同质化、一体化的。”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介绍,试运营初期,医院会选派高年资、技术好、经验丰富的专家在龙华院区出诊,大部分专家将在两个院区轮流出诊。
四大特色诊疗中心将“上线”
记者获悉,龙华院区启用后,将陆续提供更多优质特色医疗服务。
▲深圳市儿童医院龙华院区用于门诊、急诊之间免费摆渡的“兔兔车”。
以即将成立的儿童睡眠医学中心为例,市儿童医院睡眠障碍疾病诊治,目前每月接诊人数超过3000人,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患者等待诊治的时间需一到两个月,供需矛盾突出。龙华院区启用后,将成立儿童睡眠医学中心,设20余张床位。这将是华南地区唯一集睡眠门诊、病房及监测于一体的中心。
运动医学与体适能健康诊疗中心也是一大亮点。该中心在原运动医学诊疗组基础上,增加普通门诊以及专家特需门诊数量;新的运动医学中心将有100张床位,可有效解决患者就医挂号、手术预约等待时间长等痛点问题。该中心还计划新增1500平方米运动康复及体适能医疗单元,以便更好地服务患者。
龙华院区还将打造儿外创伤急症中心。龙华院区将以儿外创伤急症中心为核心,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及区域预防救治网络,为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及保障。据介绍,儿外创伤急症中心临床重点为创伤、外科重症、急腹症,依托科室为外科综合病区、外科急诊、急诊科、EICU等。
此外,龙华院区还将设有更大更全面的儿童过敏诊疗中心。新的过敏诊疗中心诊疗面积将达到800平方米,在目前专病门诊基础上,增开药物过敏、中西医结合过敏、过敏护理等门诊,为复杂、疑难、重症过敏性疾病儿童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特色化、家庭化诊疗模式。并将开设日间病房,开展快速脱敏治疗、食物激发试验、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等,为过敏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全程监测及管理。
“龙华院区正式启用,标志着深圳市儿童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开启新征程。”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表示,未来医院将以学科建设为引擎,医教研管服全面协调发展,构建高效、协同、创新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儿科医疗高地,建设一家有温度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水平儿童医院。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文 蔡维泽/图
读特热榜
1“杨柳”逐渐远离,深圳市解除暴雨黄色和雷电预警信号|持续关注
2温度记 | 早高峰雷雨相伴,深圳四预警齐发!台风“杨柳”继续携雨西行,未来天气……
3深圳分区暴雨黄色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4北大法学院回应“易继明教授违规招生”:未发现网传我院教师有关情况
5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将于10月24日展开
6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7读特热评|“炒菜多放辣椒”引热议,讲好好人故事需要更走心
8海报 | 台风“杨柳”二次登陆影响深圳!这份防御指南请收好→
9广东版《南京照相馆》罪证影像!广东省档案馆公布一批侵华日军罪行照片文件电报档案
10最低30元!十五运会门票怎么买?购票攻略来了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55
#45载圳青春#[个人] - [短视频] - [穿越古今!在深圳当“古人”有多爽?] 深圳的多元文化能装下所有热爱!💃🕺 古风控看这里👉甘坑古镇·二十四史书院一键开启“穿越模式”!穿汉服、品茶香、执书卷,在亭台楼阁间秒变文人雅士~谁说现代都市没有诗与远方?从潮流CBD到千年风雅,你的小众爱好,在这座城都能被好好安放😆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