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外立面、加装电梯、新增立体停车库、优质饮用水入户……近年来,深圳越来越多老小区“焕”新颜。市政府关于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日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1363个老旧小区基础类改造,惠及居民超过43.9万户。连续四年,居民对改造成效的满意度在90%以上。
全市需改造老旧小区超八成已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2021年,我市专门成立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推动相关工作加快落地。结合城市实际和群众改造意愿,有关部门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形成1622个老旧小区改造清单,主要针对屋面道路、消防、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短板,停车、充电、电梯等配套设施不足,明确基础类“应改尽改”、完善类“宜改即改”、提升类“能改则改”的任务目标。目前已完成1363个老旧小区基础类改造,完成需改造老旧小区任务数超过八成,并对其中590个小区进一步实施了完善类和提升类改造,大大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据悉,当前未完成改造的259个项目中,97个正在施工,101个预计今年底前开工,剩余的61个正按计划开展前期工作。
“一小区一策”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老旧小区改不改,如何改?有关部门结合小区房屋安全排查结果,以居民诉求为核心开展三轮改造意愿征集活动,居民参与率在80%以上。在民意的基础上,坚持“一小区一策”,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改造坚持问题导向,将满足居民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放在首位。针对“问题瓶”“问题灶”等燃气安全顽疾,已完成424个小区燃气管道改造。针对水质二次污染、管网漏损偏高等问题,完成698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和二次加压供水设施改造。同时,还针对各小区实际,累计完成150个小区楼道翻新、152个小区道路补修、174个小区屋面防水改造、252个小区消防设施改造等。
许多小区的配套设施,也在改造中得到不断完善。据统计,近年来,新增老旧小区内托育机构15个,完善了180个小区无障碍设施,实施加装电梯单元1574个,新增停车位2232个、机动车充电桩2609个,新增体育设施225个,新建儿童娱乐设施169个。
党建引领实现小区长效管养
老旧小区既要“改得好”,更要“管得好”。有关部门结合改造工作,在社区党组织的推动下建立550个小区党支部,动员、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完善小区自治组织,筹备、选举358个小区业委会,强化了基层组织建设。
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办。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在党组织、业委会的多方参与下,引入专业物业管理服务,积极搭建“党建+”协商议事平台,针对小区公共事务实行“全员表决”“一事一议”,实施“群众提议、支部动议、业委会审议、物业或第三方企业执行、监事会监督、群众评议”闭环运作模式,累计召开5000余次议事会,让群众诉求能表达、整改问题有把关、集体决策能把控、实施流程有监督、工作成效有保障。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