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钢结构博物馆科普课程走进河源与汕头校园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4-10-29 17: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亲手筑起斜拉桥模型、搭建“火星住宅”、感受钢结构如何防火抗震……在河源市连平县第一小学等深圳市帮扶协作地区的学校课堂上,来自深圳钢结构博物馆的科普导师们和孩子们一起化身工程师,共同体会钢结构建筑和桥梁的神奇。

2024年,在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的支持下,中建科工旗下钢结构博物馆将“钢结构博物馆开讲啦”科普教育公益讲座送至广东省内帮扶协作地区。10月中下旬,钢结构博物馆科普团队先后走进河源市连平县和汕头市,为6所学校的600余名师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特色课程。

从“在博物馆等人来”,到“把博物馆送出去”,这是在深央企为深度融合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传播绿色建筑科技知识,普及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的一次全新尝试。

讲座共分6期,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和趣味横生的互动,讲授钢结构建筑和桥梁历史,吊装、防火、防震等关键科技,对未来建筑形态进行展望。课程全部由钢结构博物馆科普导师自主开发完成。

此次科普活动得到了深圳市相关对口帮扶单位以及帮扶协作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也赢得了各学校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评价。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系列讲座,他们不仅对钢结构建筑、防火、桥梁的历史与科技发展等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拓宽了视野,更激发了探索科技、追求创新的热情。他们热切期盼未来博物馆持续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博物馆融入教育体系实践平台的作用,让博物馆走进校园,延伸文化传播和服务,点亮更多孩子的科技梦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