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火热!首届深圳法律服务博览会开启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2024-10-27 10: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26日,为期两天的首届深圳法律服务博览会在福田会展中心火热开启。作为全国首个以法律服务展览为媒介的专业博览会,分为法律服务展览、人才交流会、创新合作论坛三个核心板块,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展会气氛热烈,超出预期

展会现场人气旺盛。展示领域包括律师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公证、仲裁、鉴定、调解、企业、法律科技、涉外法律服务、法律文化等。多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广东首家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2家外国律所驻华代表处等也积极参展,共享这场盛会。各展位亮出了琳琅满目的专利著作、业务指引,以及新颖的法律科技产品等“看家绝活”,吸引参展人士洽谈、了解。

“挺多人来跟我们对接,他们也希望多一些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是怎样提供法律服务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毕文泰告诉记者。

“人流量很大,大大超出了预期。有同行的交流,还有其他机构寻求合作。”在盈科郑黄(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看来,该律所是一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成立不久,正需要宣传推介,通过展会比平时交流更充分。

“法博会是一个见面交流的好机会,也能扩大我们与中国的合作网络。”比利时安特劳国际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帕特丽夏·蕾雅丝介绍,该律所打算在深圳开设代表处。

深圳律师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深圳布局“20+8”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博览会上,深圳市律师协会与20家“20+8”产业协会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此前首批组建10个产业法律服务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19个产业法律服务团,组成了29个产业法律服务团。他们将搭建法企互动“直通车”,精准服务产业发展需求。

“深圳律师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法律服务上走在前列。”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表示,这些产业在孵化和发展中,会遇到一些法律风险,如何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是律师的责任。

此外,深圳市律师协会与15家高校法学院代表签署备忘录,为莘莘学子搭建实践与就业的平台,还发布了12本深圳律师专业成果。知名学者、企业法务代表、律师和法律职业共同体代表们,共同探讨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研究法律服务行业的最新态势和深刻变革,推动深圳法律服务业迈向新台阶。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场成果展示会、业务对接会,还是一场思想分享会、资源共享会、人才交流会,是一次法律界的创新之举。

以高质量法律服务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圳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处长刘伟东表示,博览会涵盖了法律服务全链条,以及法律行业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整合力量,变原来的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经济社会,起到的效果更好,更接地气。

近年来,深圳法律服务业不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法律服务路径。据深圳市司法局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已有律师26280人,律师事务所1372家;商事调解组织27家,公证机构10家,司法鉴定机构25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工作室共843个。

其中,深圳律师积极参与数据、人工智能、创业投资等领域立法文件的研讨修改工作,涌现出一批专业硕果;涉外法律服务加速发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落地落实,全省第一家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办公室落户深圳。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持续推进,吸纳全省约57%的大湾区律师在深执业。5家公证处入选司法部全国参与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名单,具有涉外资格公证员144名,占在职公证员的72%;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和公益法律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设立律师志愿服务岗、组建多个志愿律师团,组织律师推进“法律六进”工作。深入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市739个社区法律顾问全面覆盖,持续为法治深圳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