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北碚区轻工业职高的一批毕业生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股东或高管。经过仔细核查,他们发现有人名下有5家公司,有人名下则多达9家公司,更有极端情况,个别人名下的公司数量竟然高达21家!
小刘(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毕业生。据了解,小刘和同学们在今年7月份毕业前,曾参与了一个看似平常的兼职项目。该兼职项目要求他们使用手机进行刷脸认证、签字,并拍摄身份证照片。小刘等人没有多想,全都照做了。
近日,意外得知自己名下有多家公司后,小刘和同学们非常慌张,害怕因此承担债务责任。
被冒名注册公司有可能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对此,记者采访了华商律师事务所王劲松律师。王劲松律师表示,如果被冒名注册公司,可能会面临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各方面法律风险。
首先可能会被限制高消费。新修订的《公司法》完善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股东、高管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的具体内容,对其所负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若公司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法定代表人将首当其冲,成为失信限高人员。
除此之外,被冒名者还可能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公司陷入瘫痪,债主纷至沓来,挂名法定代表人因解除不了工商登记身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如果出现股东出资不足或高管履职失职等情况,股东、高管不仅要依法赔偿公司损失,还有可能要对外部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公司有违法犯罪行为,甚至会承担刑事责任。
如何查询自己是否被冒名注册了公司呢?
王劲松律师表示,有以下多种方法:一是通过线上方式查询,可以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天眼查”“企查查”等网站进行查询;还可以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的微信小程序“电子营业执照”中的“投资任职情况查询”功能,获取本人在全国市场主体中作为股东、法定代表人或高管人员三类登记信息。
二是可以通过线下方式,携带身份证到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现场查询,这种查询结果信息较为完整。
一旦通过查询发现自己被冒名注册了公司,该怎么办呢?
王劲松律师表示,首先,被冒名者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如参与兼职项目的材料、自己与公司人员无任何社会关系及报警回执等,向公司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撤销登记。
如果市场监管局不同意撤销登记,被冒名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公司登记机关撤销公司登记;也可以将公司作为被告,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确认登记文件不成立并判令公司办理撤销登记手续。
王劲松律师建议,公司登记机关在解决冒名注册公司案件时,应该充分发挥公示制度的作用,征询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保证撤销决定的公平和公正。
本期说法律师
华商律师事务所
王劲松
《读特普法》是由读特客户端打造的一档法律科普栏目。本栏目中,我们将定期邀请深圳律师协会注册资深律师作为嘉宾,为公众深入剖析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