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10月19日及20日,由中提琴演奏家苏贞、单簧管演奏家王滔、钢琴演奏家张放组成的“京彩三重奏”与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将接连两天献上精彩的演出。
难得一见的古典乐重奏形式、充满激情的金色弦音,从德奥古典主义到德国浪漫乐派再到“新探戈音乐”,丰富细腻的情感与富有氛围的舞台表现力,将带领观众徜徉在美妙的乐音中,度过一个梦幻又浪漫的“古典周末”。
“喜乐会”十七周年,“京彩三重奏”浪漫相约
今年是深圳音乐厅开业十七周年,也是“喜乐会”与会员朋友们相逢的第十七年。
每年,新会员与续卡会员都可以免费获得“喜乐会”会员专场演出的门票。
10月19日晚八点,蜚声国际的京彩三重奏将来到深圳音乐厅,为会员来带一个浪漫的夜晚。2019年,中提琴演奏家苏贞、单簧管演奏家王滔和钢琴演奏家张放组成了“京彩三重奏”组合,首场演出便引起轰动,被广大业内人士与媒体誉为“古典音乐圈的王炸组合”,该组合也是我国目前古典音乐界中同类组合形式里的唯一一支职业重奏组。
提起中提琴、单簧管和钢琴这种三重奏组合形式,虽然在国内比较少见,但其实大有来头——这三种乐器的组合形式最早由莫扎特创立,并为此写下了著名作品“九柱球”三重奏。此后以舒曼为首的作曲巨匠们也采用这种组合形式致敬莫扎特。而在国内,“京彩三重奏”的成立和发展填补了这三件乐器多年的职业组合历史空白。
三位演奏家均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中提琴演奏家苏贞现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被《留声机》杂志誉为“全球最优秀的中提琴家之一”;单簧管演奏家王滔也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更是首位由DG厂牌发行专辑的华人管乐演奏家,被赞誉为“极富热情、舞台感染力强,拥有精湛技术、独具个性的演奏家”;钢琴家张放则是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曾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得荣誉。如今,“京彩三重奏”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演出作品,除了经典作品,他们也擅长演绎中国当代作品,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演出的作品既有布鲁赫、赖内克为单簧管、中提琴与钢琴创作的三重奏作品,也有舒曼的《童话故事“夜曲”》和保罗·尤翁《三重奏小品“梦”》,尽显梦幻气质;最后以皮亚佐拉和亚当·古博的探戈作品为结尾,延续浪漫氛围,为观众献上美好的“古典之夜”。
金色弦音,“提琴王子”雷诺·卡普松深情献演
在欧洲乐坛,法国卡普松兄弟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可以说是音乐界的“绝代双杰”。法国乐评人安德烈·图彪夫曾经形容道“雷诺是金色的,戈蒂耶是深色的”。
就在今年五月,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登台深圳音乐厅,用音乐征服了鹏城观众。
10月20日晚八点,小提琴家雷诺·卡普松也将到来深圳音乐厅,用同样出色的演绎为观众带来非同一般的享受。14岁时,雷诺·卡普松便开始在法国巴黎国家高等音乐学院学习,短短五年的求学时间里,他屡获殊荣;而后,他移居柏林继续深造,被授予了“柏林艺术学院奖”。1997年,他应克劳迪奥·阿巴多的邀请,成为古斯塔夫·马勒青年管弦乐团三个夏季演出季的驻团首席,与包括布列兹、小泽征尔、威尔瑟-莫斯特、克劳迪奥·阿巴多在内的知名指挥家合作。很快,崭露头角的他迎来了更多与知名乐团和艺术家合作演出的机会,他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钢琴家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麦斯基等带来了许多精彩的舞台,精湛技巧、深刻理解、丰富情感以及超强大的舞台表现力,让他的每一场演出都能带给现场观众难以忘怀的音乐体验。无论是快速的音阶、复杂的双音还是高难度的弓法,他都能轻松应对,凸显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在音乐的准确性之余,他还深入挖掘曲目的情感和内涵,以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诠释,传达出作曲家的意图和作品的灵魂,让观众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多层魅力。如今,他已然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家之一,演奏中既有完美无瑕的技术,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这次演出,他将与钢琴家纪尧姆·贝隆带来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三部小提琴奏鸣曲,从古典乐派到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再到充满豪情壮志与甜蜜字句的“情书”,三部风格各异的经典佳作。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