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揭牌!为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李建平 郑钰
2024-10-15 22: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4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在香港科学园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山大学原副校长徐安龙教授受聘担任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院长。他表示,该研究院集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将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学术重镇,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支点,借助香港区位优势,吸引和培养国际顶级人才。

中山大学于2023年筹备建设香港高等研究院。在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香港高等研究院最终落子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香港科学园,背后是“顶天立地”的决心。“顶天,是指我们要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学科交叉做出突破;立地,是指我们要注重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徐安龙说。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表示,结合学校优势和香港发展需求,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将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应用数学和人文社科交叉三个领域,面向全球延揽顶尖人才,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建设世界领先水平实验室,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条件,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

“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内地高校加强与香港深度合作的又一新的尝试。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国际化程度高,有利于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优秀青年学者,也有利于为内地高校提供更多与海外一流大学及香港本地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交流的平台。”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希望中山大学把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面向全球的创新基地、国家高水平引智平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摇篮。

据介绍,今年,香港高等研究院将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将按需逐步形成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体系完善、互为支撑、规模合理的人员队伍。目前,中山大学已派遣学校相关优势科研团队参与香港高等研究院建设工作,研究队伍汇聚近百人。并且,将充分利用粤港两地政策和制度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面向全球大力招揽高层次人才在港工作。

中山大学还与香港地区高校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中山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签署关于加强医学研合作、氢能技术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医工交叉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关于共建植物合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合作意向协议。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签署关于中医药学合作意向协议;与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签署关于数学科学研究合作意向协议。

此外,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将展开医工交叉领域的教研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双方拟合办4+4双学士医科学位课程,探索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双学位课程,培养兼具医疗及工程专业知识的医科生,并推动毕业生在香港及内地同时取得跨境医生执业资格。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说:“近年,香港多所高校积极在大湾区设立分校,并与内地高校协同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中山大学香港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助融合粤港创新资源,推动粤港澳高校更高层次、领域更广阔的合作。”

中山大学还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碳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谢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产业视角探寻产学研合作的新方向。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副会长,谢诺投资创始合伙人、投委会主席魏晓林表示,除了对香港高等研究院进行捐赠外,还将通过投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的模式开展合作。“我们希望在AI医疗技术、新能源系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急需的解决方案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发展进步。”魏晓林介绍,“研究院产生科技成果,我们按照市场原则负责科技成果转化。”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广东省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谢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进行捐赠。

(中山大学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李建平 郑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