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北大荒集团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刘畅 姜斌
2024-10-13 11:19
摘要

从“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北大荒集团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眼下是秋收生产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秸秆禁烧目标,连日来,北大荒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好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改善和保护好耕地,让秸秆禁烧变“堵”为“疏”、捆“草”成金。

打包离田“变废为宝”

近日,在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松东管理区,一台秸秆打包机正对刚刚收获完的水稻地块进行打包作业。一捆捆“金圆柱包”整齐地排列在田间,为今年的丰收画卷再添一道靓丽风景。

一捆捆“金圆柱包”整齐地排列在田间

“我家水稻收割后,秸秆过多。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秸秆打捆离田帮助我解决了大问题。”松东管理区种植户葛洪伟向记者说道。据了解,秸秆打捆离田后将送往附近热电厂和养牛场进行秸秆无害化处理,不仅为种植户解决了难题,而且杜绝秸秆焚烧隐患,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打包成捆的秸秆将被制成燃料,增值增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避免污染和焚烧隐患,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双赢,解决了农户‘丰收后的烦恼’。”松东管理区主任曾伟华介绍说。

“秸秆离田一举多得,可提高秋整地质量,增加水稻秸秆经济价值,解决明年春耕翻地难的问题,同时还能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七星分公司农业生产部部长石岩说。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十六管理区贾世超家的水稻田里,一辆辆秸秆打捆机往来穿梭。据了解,一台秸秆打包机每天作业面积500余亩,为破解禁烧秸秆后翻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打捆机将秸秆整理、旋转、压缩成捆离田再利用。

同样,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第十管理区田间,打捆机将秸秆整理、旋转、压缩成捆离田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持续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好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下一步,分公司将继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做到收割一块、清运一块,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确保秸秆禁烧工作稳步开展。

打捆填埋 治理修复土地“疮疤”

日前,在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侵蚀沟治理现场,一台夹包机正将一捆捆秸秆整齐地码放到整形后的侵蚀沟内,推土铲紧随其后,在秸秆捆上覆盖70公分的黑土,并压实压紧,防止透气。在治理过程中,一排排木桩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秸秆整齐地码放到整形后的侵蚀沟内

“我们每隔10米,将一排探木桩压到地下70公分,并绑上钢丝加固,这样可以使沟内的秸秆捆固定得更加紧实,提高侵蚀沟治理效果。”现场施工人员赵海成介绍说。

为了治理好侵蚀沟,保护珍贵的黑土地,今年,鹤山农场将秋收后的农作物秸秆打包,采取“就地取材、就近治理”的原则,降低运输、装卸等费用,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为了加快治理进度,提前对侵蚀沟进行开槽、修坡、整型,在沟内铺垫一层碎石,再进行秸秆打捆回填,从源头治理修复土地“疮疤”。

捆捆秸秆整齐地码放到整形后的侵蚀沟内

“这块地侵蚀沟形成已经有七八年了,沟被雨水冲得越来越大,春耕播不上种,中耕作业都得绕道走,这次治理完我能增加近20亩地,明年轮种玉米可增产3万斤。”看着被填平的侵蚀沟,种植户田秋影难掩喜悦之情。

捆捆秸秆整齐地码放到整形后的侵蚀沟内

“2024年,鹤山农场计划采用秸秆打捆填埋的方式,治理侵蚀沟42条,总长11.2公里,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地连片,扩大耕地使用面积,提高机车的作业效率。”鹤山农场农业发展部部长赵晓辉介绍说。

在北大荒集团克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收获完的大豆地块,农业技术人员正利用秸秆打包机熟练地将秸秆粉碎、压实并打包,运输到就近地块开展侵蚀沟治理。

捆捆秸秆整齐地码放到整形后的侵蚀沟内

为了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守护好珍贵黑土,今年,克山农场总投资5937.5万元,计划治理侵蚀沟148条。上半年,克山农场坚持因地制宜、严把标准、建立机制、长效保护的原则,通过秸秆填埋、柳编护沟、石笼护砌和柳谷坊等措施,共治理侵蚀沟76条,完成工程总量的52.5%。

从9月末起,克山农场正式拉开秋季侵蚀沟治理序幕,组织施工单位立即复工,增加施工人员和作业机械,每天施工12小时以上,确保治理工程高标准推进、高效率实施。同时,做到作物收获后5-7天秸秆全部离田,送往侵蚀沟治理现场,坚持收获、整地和黑土保护一体化推进。

禁烧宣传 筑牢安全“防火墙”

“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坚决查处第一把火。”“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自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开展以来,在北大荒集团洪河农场辖区及各管理区都可以随处听到大喇叭循环播放关于秸秆禁烧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洪河农场始终本着“农业发展、环保先行”的生产理念,谋划绿色秋收作业布局,在今年的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中,采取疏堵结合的工作方式,疏通秸秆综合利用通道,堵住焚烧的“火苗”。并制定应急预案成立秸秆禁烧工作小组,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和四级网格化管理,制定包片制度。为了构建“人防+技防”、“地面+空中”的立体式防控体系,公司采用“无人机”和洒水车,配备灭火拖布、灭火器、灭火沙等设备,确保秸秆禁烧“全覆盖、全天候、全时段、零死角”。同时,各管理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秸秆综合利用意义,增强职工群众法治、环保和健康理念。

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

连日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多举措吹响秋季秸秆禁烧的号角。庆丰分公司各管理区第一时间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将禁烧工作细化量化,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明确管理职责,划分责任片区,确保每一个地块都有人管、有人查、有人盯。并组建应急小组,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严防火灾火情,做到时间上不留空当、空间上不留死角。强化工作调度,织密秸秆禁烧“宣传网”。为使秸秆禁烧工作取得实效,第三管理区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通过微信群转发、悬挂横幅、流动广播等方式,深入到田间进行禁烧宣传,及时宣传秸秆禁烧的最新要求。

接下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达到“不烧秸秆也要种好地”,秸秆综合利用提升经济、生态、环保效益的效果。

(作者:刘畅 姜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