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95后”研究员赵子健“火”了。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官方简历中,注明其拥有四个不同专业的博士以及两个博士后,引发热议。
10月8日,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赵子健简历信息称,“赵子健(1995.08—),男,安徽淮南人。艺术学博士,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圣经研究博士。技术管理(艺术科技)博士后,心理学博士后。亚洲人文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文化、艺术科技、消费者行动及智能传播等。”
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截图
此外,上述简历还披露了赵子健的22项社会兼职,包括:北京民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IICSE大学学术督导、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会员、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航空学会会员、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会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学会会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北大博雅民营企业家智库特聘专家、元培专家人才库高级智库专家、中华儿童艺术促进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
10月10日,中国抗癌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其在该协会会员名单中没有查到赵子健(的名字)。
据中国抗癌协会网站介绍,该协会是民政部注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的国家一级学会。协会成立于1984年4月28日,协会秘书处设在天津,挂靠单位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抗癌协会,现有157个单位会员,个人会员80万余人。
稍早前,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招聘时,赵子健研究员提供了电子版的学历证书,但是没有提供中留服(即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信息,另外其有些学历也是通过网络学习获得的。该工作人员强调,赵子健的学历是真实的,但含金量有待考查,机构主要是看他核心论文发表较多,应该研究水平过关。
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1月21日,是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批准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科研机构,办公地址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文史楼一层。该研究院以民族文化艺术为重点科研方向,主要致力于提升民族文学艺术创作、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下的中国动画创作及理论创新研究;元宇宙与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与互动研究;文化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产业研发。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