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即日起接受申报,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据了解,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此类创新工具设计多个基础设施,交易要素多、技术含量高,短期内推出对政策协同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高。
针对10日落地开展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记者从一家中字头的头部券商处了解到,该机构已确认有资质参与。但对于市场传闻的规模、报价等具体交易信息,这家券商表示“目前并不掌握”。
一家深圳大型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是否申报互换便利(SFISF)属于保密事项, 公司工作人员不方便对外透露。另有多家深圳券商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没有了解到公司申报互换便利(SFISF)的相关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互换便利并不意味着直接“发钱”,不会扩大基础货币规模。据了解,按现行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互换便利不过是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即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将手中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物,以此来从央行换得“国债、央行票据等”。而获取到的“国债、央行票据等”更容易变现,从而增加了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非银机构是否参与SFISF,仍然取决于权益资产和工具财务成本之间风险权重权衡。“如果借贷成本足够便宜,权益资产估值又低,是值得参与的。”
“经过10月9日市场重挫之后,本次‘互换便利’利好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央行用真金白银来支持资本市场,及时提振了市场的信心。”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从实际效果来说,增加了对股市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推动这轮牛市行情深化。根据此前央行表态,如果需要可以再放第二个5000亿元,第三个5000亿元,视情况来扩大操作规模,这对于资本市场是重大利好,实打实增加证券、基金、保险资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