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可能患这种病?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2024-09-27 22:28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出生缺陷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

她长得可爱非常招人喜欢

但她似乎

“不太合群”

跑操时看不到她的身影

体育课她也从不参与

看着操场上我们的身影

她的眼中却总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以前以为她只是不爱运动

长大后才知道

在生命的起跑线上

她一直面临严重的挑战

心脏病

是一种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的疾病

它可以由后天因素引起

也可以是打娘胎里带来的

也就是先天性心脏病

1.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出生缺陷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其并发症包括肺炎、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多年来,先心病一直位居围产期出生缺陷高发病种首位,是造成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图源:网络

据统计,每100个出生的宝宝中就有1个可能患有先心病,其中20%-30%为重症先心病,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

引起先心病的原因目前并不清楚,除了遗传、环境污染以外,怀孕前3个月病毒感染父母吸烟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患上先心病。

2.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先心病大致可以划分为简单型复杂型,它的症状表现和未来恢复情况,会因为病情的轻重程度而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病情比较轻,孩子可能一开始没什么特别的表现,但慢慢地,家长会发现孩子长得慢、玩起来容易累,还容易得呼吸道感染这些病

病情重的孩子,一出生就可能会有呼吸急促、多汗、喂养困难、皮肤发绀(发紫)、生长受限等症状。

3.早期如何筛查新生儿先心病?

许多家长可能不太了解先心病筛查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每位宝妈在怀孕期间做过B超,出生后就不需要再筛查了……

其实,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遵循家长知情同意的原则,在出生后6-72小时之内进行筛查,采用简单易行、无创伤性的双指标进行筛查,即心脏听诊和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

图源:网络

这两项检查仅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对新生儿不会造成伤害,而且会在宝宝出院之前完成,十分方便。

如果我们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先心病筛查,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如果未及时接受先心病筛查,可能会延误诊断,增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和严重性,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

4.宝宝确诊先心病怎么办?

大多数先心病是简单型先心病,通过及时治疗就能获得满意疗效和良好预后,可以和正常人群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少数先心病则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但需要进行严格的专科评估与监测随访;

部分极危重新生儿先心病则需在新生儿期急诊手术治疗。

宝宝确诊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家长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 对于心功能正常且无临床症状的轻症先心病宝宝,可正常喂养和活动,但应注意避免与有呼道感染的人群接触,尽量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 对于重症先心病宝宝,喂养时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若宝宝吸奶时如果出现气促乏力应暂停吮吸,平时减少对宝宝不必要的刺激,避免过分哭闹和活动;

⭕️ 对有口唇发紫的宝宝,尤其夏天应多喂水,保证足够的水分。如发现宝宝有面色苍白、口周发青、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5.先心病患儿可以打疫苗吗?

先心病患儿需要定期接受随访观察,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常规接种各类疫苗。

先心病患儿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常规接受包括预防接种在内的儿童保健服务和专科随访观察,适当运动,加强营养,避免感染。

生长发育良好、无临床症状、心功能正常的未经治疗患者,以及介入治疗后或手术治疗后3个月复查心功能无异常者,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常规进行预防接种。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先心病患者,建议暂缓预防接种: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需多次住院手术的复杂发绀(紫绀)型先心病;合并免疫缺陷、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使用等需要专科评估的情形。

6.如果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我还能再次备孕吗?

许多家长会担心:“第一胎宝宝是先心病患儿,如果再要二胎会不会还有问题?”

不一定,即便曾有过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也并不代表之后怀上的宝宝一定会受到相同出生缺陷的影响。

关键的还是要做好产检筛查,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早期筛查问题、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哦。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