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博物馆去细细品味。9月2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甘肃行记者团一行走进兰州市博物馆,探寻兰州的前世今生、发展脉络。
兰州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依明代白衣寺旧址而建,馆藏文物12000多件,按质地可分为陶、瓷、金属、石、玉、纸质等,其中以马家窑文化为主的彩陶,明清甘肃地方名人书画以及白衣寺塔藏文物较为丰富。半山彩陶鼓、东汉墨迹纸、明代首饰工艺品均为同类文物中的精品。一组组一件件无不讲述着兰州这座西北古城的厚重历史。
“兰州市博物馆是个遗址馆,是明代遗址,是一个皇家寺院。我们现在发挥为民服务的功能,重点挖掘馆藏资源,做好展览服务,提供各种交流平台。”馆长李周明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说,尤其是在重点节日,都要举办“大明风华”等大型沉浸式市民体验活动。李周明告诉记者,兰州市博物馆馆藏瓷器也较为丰富,该馆即将牵头联合多家博物馆于国庆前夕推出黄河流域黑白瓷器展,在加强交流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州。
“我们还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功能,利用数字和文化赋能打造文创产品。”李周明说。记者了解到,该馆打造的“兰小五”系列文创产品出道即顶流,深受广大市民游客的喜爱。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兰州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兰小五荷包”喜获全省十佳文创畅销产品。
李周明介绍,“兰小五”的创作灵感,源自现兰州市博物馆大门之上的瑞兽形象。此门为清代乾隆时期所建的江西会馆铁柱宫享殿大门,也是兰州市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建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兰州市博物馆的“兰小五”系列文创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独特的AR实物识别系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游客扫码进入识别系统,就可以识别到“兰小五”所有文创形象,屏幕上还会出现一段有关“兰小五”的动态AR音视频展示,也让传统文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这座明代遗址与数字科技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