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议汇|规范干部亲属经商:既是"紧箍咒"也是"保护绳"
读特评论员 尹传刚
2016-06-01 15:56

d820f748dbe92b4ef6d66695b3a89ff8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刊文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查处的违纪案件中有不少存在"一家两制"情况。一些领导干部管不住、管不了、管不好"身边人"和"枕边人",仅2015年2月13日至12月31日中央纪委网站公布的34份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中,就有11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杨朝清(湖北武汉 高校教师):亲属直接或者间接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力谋取利益,不仅恶化了政商关系,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这样的做法,在本质上是公私混淆下的权力变现,应引起充分的警惕。

一些领导干部上演"变形记",既有个人精神家园荒芜、杂草丛生的因素,也和配偶、子女的角色越位密不可分。将公共权力私人化的做法,难免会导致家庭式腐败。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看似是"紧箍咒",实际上却是"保护绳",对领导干部和其亲属都是一种呵护。

涂启智(广东深圳 职员):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了遏制家族式腐败的"牛鼻子"。因为"关键少数"位高权重,家属、子女才容易成为一些商人腐蚀的对象。 "关键少数"干部一言九鼎,往往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大项目上马、一笔巨资划拨,所以一些不法商人才会像苍蝇一般盯着他们及其家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规定家属不得在领导干部任职辖区经商,对防范家族式腐败会有一定约束作用,但仍要防官员之间"互相关照式腐败"。要从根本上预防领导干部及其家属搞权钱交易,唯有将"关键少数"官员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消除权力寻租空间。

朱昌俊(四川成都 媒体人):强化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经商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已经刻不容缓。一些领导干部和配偶、子女一同陷入腐败的泥潭,与相关"防火墙"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上的弱化有很大关系。就此而言,当前多地出台的相关政策,为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划出了更为清晰的界限。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亲属违规经商,说到底还是个人权力的约束出了问题。这同样要回归到"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命题上,所以更具普遍性的权力约束制度还需加强。  

(整理:尹传刚)

特报清言|关键是让规矩起作用

大量事实证明,领导干部一旦掉进关系网、人情陷阱而不能自拔,很容易出问题。在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领导干部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包揽工程、批发项目,牟取不当利益;有的"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家人跟着一起大发横财,自己成了"权钱交易所所长",担纲"腐败共同体"的"轴心"。对身边人的胡来不加约束纠正,甚至打气撑腰,到头来的结果只有一个:同堂受审、身败名裂。权力运用不当,不仅会毁了当权者,也足以毁掉其一家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遏制领导干部亲属腐败,关键是要让规矩起作用。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其实都有明确规定,现在就看能否真正落实到位,让法律法规不空置。对那些"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决不能再责任不明、问责不力、出了问题无人负责。

权力这杯酒,不是谁喝都会醉。只要站稳脚跟、立定心思、守住规矩,有油水的地方再滑也不会跌倒。领导干部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党内纪律,严格要求家人廉洁自律,这样才能理顺为民与为己的价值排序,从盘根错节的亲族关系、裙带关系中跳脱出来。为官者要有胆识见担当,从政要做什么,给家人留下什么,给民众留下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清晰的答案。

编辑 莫 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