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哈尔滨地铁集团对地铁3号线二期西北环公路大桥站-河松街站区间、河松街站-河山街站区间的两处“C”型联络通道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标志着东北地区首例叠落区间冻结法“C”型联络通道技术难题成功解决。
“C”型联络通道施工现场
据了解,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骨干线路,其设计施工极具挑战性。其中,公路大桥站-河松街站区间、河松街站-河山街站区间位于前进路高架桥下方,周边环境复杂,若采用平行区间需下穿大量建筑物及桥桩,施工风险和难度极大。为此采取上下叠落布置,这两个区间的联络通道需要设计成同样为上下叠落的“C”型联络通道。
“C”型联络通道结构示意图
哈尔滨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常规的平行隧道联络通道采用“一”字型设计,施工相对简单,通常只需打通十余米的水平通道。然而,叠落区间的“C”型联络通道则复杂得多,其结构为上下叠落,需要分四个阶段进行施工。首先需施工下隧道连接的横通道部分,然后施工联络通道底部基础及泵房部分,再施工与上隧道连接的横通道部分,最后完成上、下通道的竖直连接。
在施工过程中,为应对高寒地区富水砂层叠落区间复杂地质条件,哈尔滨地铁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采取冷冻暗挖工艺、间歇冻结控制技术等创新工法,既保障了工程推进又有效节约了冷冻能效和经济成本。该项目工法的实施为东北严寒地带富水地区的地铁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哈尔滨地铁3号线二期年内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视频由哈尔滨地铁集团提供)